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曹德云:保险机构要做好成熟的机构投资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致鸿 北京报道
2018-12-12 11:20

12月12日,在“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保险业是我国经济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民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健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三个方面。截至2017年底,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的风险保障额超过4100万亿元,是2012年的5.2倍,是当年GDP总量的50.7倍。

同时,保险业还通过直接融资、项目融资和间接融资等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国家战略、民生建设的实施与发展,保险资金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金融市场主要的长期资金提供者和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基于此,曹德云谈及保险资金进一步做好成熟的机构投资者、支持稳金融稳经济的看法。

在我国,机构投资者通常指在金融市场从事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从投资实践和市场表现看,机构投资者显然不同于个人投资者,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和作用,通常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投资管理专业化。机构投资者一般具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投资决策运作、信息搜集分析、 上市公司研究、投资理财方式等方面都配备有专门部门,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因此,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相对理性,投资规模相对较大,投资周期相对较长,这有利于改善金融市场投资者结构,增强市场理性化程度,维护市场健康稳定运行。此外,随着投资品种和投资工具的不断丰富,也要求机构投资者有比较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才能更好进行科学投资决策,保持相对稳健的投资业绩。

二是投资结构组合化。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市场,机构投资者资金体量大,交易规模大,其承受的风险敞口也相对更大。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通常构建不同投资组合,进行多元资产配置,以分散风险,增加收益的系统稳定性。机构投资者庞大的资金、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多方位的市场研究,严格的风控机制等,是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的基础性条件,这与个人投资者受自身的条件所限,难以构建科学有效的投资组合,是显著不同的。

三是投资行为规范化。机构投资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投资行为受到多方面的监管,相对来说,也就较为规范。一方面,为了保证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维护市场稳定,保障资金安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监督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另一方面,投资机构自身通过自律合规内控管理,规范投资操作,保护客户利益,维护良好商业信誉。

四是投资理念科学化。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最大的区别之一是有科学的方法和相对专业的管理。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均根据自身资金的特点、属性、风险偏好、监管规定、自律要求等,设置了科学的投资理念和逻辑,具有符合自己资金投资管理要求的资产管理技术和方法,具备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通常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对风险管理都会投入了很多资源和精力,有强烈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以风险止损为例,机构投资者有严格的止损的机制设计、指标设置等,具有较高的理性选择。

五是内部治理严密化。规范的机构投资者从投资目标设立,投资计划执行,投资管理产品的选定,包括风险评估和绩效管理都有一套非常成熟、成形的规章制度和方法。规范成熟的内部治理对整个投资业绩和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年的创新发展,保险资金已成为我国经济金融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从资金属性看,保险资金期限较长,7年以上寿险保单占比超70%,有的长达二三十年,因此保险资金的鲜明特征是长期资金。而且,保险资金投资高度注重风险控制,风险偏好低,稳健审慎,追求安全、稳定、长期的现金流回报和绝对收益。

从资金体量看,截至2018年9月末,保险资金余额15.8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39%。在存款市场上,保险资金的银行存款达到2.28万亿元,主要为长期存款,是银行中长期信贷的重要资金供给方;在债券市场上,保险机构是第三大机构投资者,目前配置各类债券5.52万亿元,涵盖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及各类融资券和票据等金融工具;在公募基金市场,保险资金是最大机构投资者之一,目前投资各类基金余额超过8900亿元,特别是股票型基金主要由保险机构持有;在股票市场上,保险机构是第二大机构投资者,持有二级市场股票余额达到1.17万亿,且多以大盘蓝筹股为主,持有期限较长,偏好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较少发生高频交易行为;在另类投资市场上,保险机构的私募债权、股权、基金、信托等投资余额已超过4.1万亿,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长期资金提供者。

从市场主体看,保险资金可以由保险机构自行投资,也可委托保险资管机构或基金、券商等业外资管机构投资。目前,综合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4家,还有3家处于批筹阶段;专业性保险资管机构14家;保险资管(香港)子公司11家。还有近20家保险系公募、私募基金公司和8家养老金管理公司。目前,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除受托管理占比超过80%的保险资金外,还管理着很大一部分来自银行、养老领域等非保险资金。

从投资管理看,一是制定复杂的战略资产配置(TAA),考虑各类资产风险和收益特征边界,通过随机模拟、情景分析等工具形成大类资产配置比;二是精确设定战术投资策略(SAA),根据不同资产类别市场的中短期变化,动态、适时调整投资组合策略,并做好个股、个券、非标项目等的投资管理。三是投资品种丰富,可投资产包括存款、各类债券、股票、基金、债权、股权、股指期货等,以及境外市场。四是专业化程度高。目前,全行业投资从业人员超过9000人,涉及投资、运营、合规风控及信评、研究、产品发行等业务条线,覆盖资产管理前、中、后台全部必要职能。

总的来说,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对实体经济、金融市场、民生建设发挥着稳定器、推动器的积极作用。同时,保险资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也高度重视履行社会责任,通过设立资管产品、扶贫基金和项目投资等方式,在精准扶贫、生态保护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比如,保险资管机构投资绿色项目的债权投资计划注册规模已超过7100亿元。

从未来发展看,随着保险资金运用规模扩大、投资领域拓宽、投资能力提升和参与社会经济民生建设的广度深度拓展,保险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保险主业、履行受托义务、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充分发挥成熟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为此,要着重加强一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投资管理要更加专业。保险资管业应该继续坚持专业化发展之路,在资产负债管理、保险资管产品、另类投资、顾问咨询等方面加大研究探索力度,积累经验,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是投资风格要更加稳健。保险资产管理的投资理念和逻辑是低风险偏好,精于大类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分散风险,提升投资稳定性;专于长期资金投资管理,擅长长期资产配置。这就要求保险资金作为机构投资者要更好发挥优势,树立更加审慎稳健的投资风格,提升市场理性化程度。

三是投资模式要更加成熟。目前,保险资管业实现了市场化、专业化、集中化、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委托和自主投资结合的运作机制。未来,应该在现有管理模式下,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在把握自身资金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产品、专户、投资顾问等多种方式拓展第三方业务,向高度市场化的资管机构转型。

四是投资操作要更加规范。保险资管机构应树立审慎稳健的投资文化,将科学操作、稳健运行的文化理念融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全程全员全领域。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制度、流程和系统编织起的严密防范体系,完善行业自律规则规范,抓好内控建设,提高积极主动管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防控投资风险。

五是投资创新要更加有效。既要积极探索推进保险资产管理的产品化、投行化、国际化、科技化和绿色化创新;又要把握好创新的步子和节奏,稳妥审慎,务实有效,在风险防控基础上的创新才是保险资管致胜的关键。

六是投资目标要更加可持续。保险资金是典型的大体量长期资金,投资期限长,需要高度关注资产标的可持续性。未来还需要丰富长期投资品种,培育长期资产投资交易市场,追求投资收益的长期稳定可持续。为此,在投资绩效评估、投资绩效考核等机制建设上要与长期资金相匹配。

七是履行受托责任和社会责任要更加充分。保险资产管理是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委受托关系。在资产管理市场竞争加剧的未来,保险资管业要实现长期发展,必须重视履行好受托责任,树立良好市场声誉。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探索投资管理与绿色金融、责任投资的更好融合。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