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李新彬:支持民营企业是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包慧 北京报道
2018-12-12 18:37

2018已行至岁末,实业和金融界对来年经济形势如何判断?

12月12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信达资本董事长肖林、北京银行行长助理、公司业务总监戴炜、工商银行公司部副总经理李新彬、亿利洁能总经理徐卫晖和友金所联合创始人、CEO李昌国围绕金融如何支持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李新彬表示,经济形势的决定是一个内部、外部、长期、短期各种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中美贸易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它是不是唯一的变量和决定因素。    

关于明年的经济形势判断,李新彬认为在稳中有变的情形下,还是稳中有进为主。

依据主要三个,第一确实这几年供给侧改革新动能在逐渐的释放,这三年新经济的占比有所提升15.7%,今年占比还会提高。第二,虽然人口红利的优势在丧失,但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空间确实还是存在的,特别是加上现在消费升级的趋势,巨大市场的升级潜力需求非常大。第三,包括中央层面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实际上从去年到今年,总体这几大政策的主基调还是没有发生变化。

关于政策方面建议,李新彬提出了两点:一是增加政策的预判性和协调性,二是注重短期和长期的效益结合。

近期针对民营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工商银行也对民营企业的现场走访,发现几个特点,一是这一轮民营企业出现的困难与传统的普惠金融还不太一样,比如工行走访的这20户企业当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占60%,其中几户是几百亿,甚至近千亿。这跟传统说普惠金融可获得性和几百万的贷款,几十万贷款有订单,有市场拿不到钱不一样。

第二个特点是这些企业在金融体系当中,特别是银行包括表外都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融资。这些融资出现困难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到期融资之后无法接续,加上很多信用环境再次违约。大中型民营企业出现问题,原因有市场因素,有中美贸易因素,很多政策因素也在其中起到作用。所以通过纾困政策解决有必要性。

对于“僵尸企业”,该淘汰的企业必须坚持市场出清。但是对于生产经营比较正常的企业,只是出现阶段性情况的政策就比较重要,要分开来看。

从工行的客户结构来说,截止11月底工行民营企业的客户数量占整个公司客户的比重占77%,也就是将近8成是民营企业,23%的占比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客户数比去年增加11%,民营企业贷款也接近2万多亿,在同业也属于领先地位。工行给民营企业平均利率水平只有5.1%。“由此来说,实际也是坚持了我们这几年不为所有制,不为大小,不为行业,所谓优劣的服务原则,在做好民营企业的支持和服务。”李新彬表示。

李新彬称,工行做民营企业不是完全说政策推动,也是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随着政府融资方式的转变,随着去产能,淘汰过剩产业,银行也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中国经济主体民营企业肯定是银行服务的重要内容。

近期工行在民营企业服务当中也做了几个动作,一个是开展金融普惠行活动,主要是做好小微客户服务,利用一些大数据、互联网,通过主动授信的方式,通过线上秒贷。工行还在很多政策出台之前就做了百户企业客户总行签约活动,很多客户到总行来,跟总行跨数据协同等等,后面也会做到服务和支持。

   

 

 

(编辑: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