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现场!六位一线大咖共论:金融科技如何防控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家俊辉 北京报道
2018-12-14 17:36

圆桌对话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晓支持对话,主题为“金融科技的普惠实践”

借助金融科技,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正在迅速拓展。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越来越多的业务从线下转到线上,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但风险把控的难度也在随之增加。那么,在金融科技应用获得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普惠金融的风控逻辑和形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金融机构将采用什么样的手段管控风险?

12月12日,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中国财经媒体领导者二十一世纪传媒主办的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多家金融机构代表在参加以“金融科技的普惠实践”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时,就以上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农行普惠金融事业副总经理黄建勤:

一个模式是否成功,关键要看收益能否覆盖风险和成本,是否实现了商业上可持续。对于线上业务的风控,银行业尤其大行的线上信贷产品整体风险状况,目前是可控的。金融科技不光解决效率问题,也提供了很多风控手段和思路。无论线上或线下信贷业务都不能违背其本质:第一是对客户的信用评价,第二个是风险防控措施。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主要解决传统信贷业务里面缺信息、缺信用的问题。引入金融科技手段,我们可以更便捷、更高效地检测企业的各种数据,再根据这些庞大的数据建立风控模型和客户筛选模型,最终得出企业的真实情况。

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熊福林:

把控风险是第一位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不会因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而消失。金融科技一方面给金融机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但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的风险表现得更加突出。这种风险有五个特性,分别是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复杂性、影响性。银行业要应用金融科技手段来防控风险,同时也要更加重视风险把控。

新网银行首席信息官李秀生

技术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机构获得客户信息越来越全面,这大大提升了风险识别的效率和风险控制的质量,但也带来更多的复杂度和突发性。从这个角度来讲,金融科技丰富了防范风险的手段,提高了防范风险的效率,但是它也让风险变得更加隐蔽、多样、突发和不可预见,给风险防控带了挑战。我们在享受金融科技红利的时候,也必须加强对风险的把控。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应用金融科技后,金融机构并没有降低对风险的把控。我们可以通过对接企业的ERP系统来获取企业的相关数据,因为它给核心企业供货的数据基本是比较固定的,而且里面的数据可以多方进行交叉验证的,所以这些数据相对比较真实。但如果一个小企业给很多供应商供货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一个核心企业的ERP数据去判断它的风险。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生存的圈子,对这个圈子了解越多,对这个企业的情况也就了解越真实。

微众银行基础科技产品部副总经理卢道和:

我们利用金融科技可以大大降低服务客户的成本,但同时我们的风险容忍度也会提高,这样也可以方便我们去做普惠金融,获取更多的客户。

海尔云贷副总经理刘子瑜:

作为普惠金融的一个服务机构来说,信用风险、信贷风险是很厉害的,排在前面的有宏观经济的风险、监管政策变化带来的合规性风险、欺诈的风险、操作的风险、流动性的风险,技术手段暂时没有办法隔绝这五大风险。在一个特殊的经济金融周期,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客户群体的违约风险也会突增。在这个时期,金融机构很难做出非常兼顾或者稳固的评分模型。所以目前来看,还不能说百分之百去依赖技术,需要把经验和历史的周期结合起来,既从系统上、又从非系统的角度去管理风险。

 

(编辑: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