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风险下的民企困境:管通实业“踩雷”牙克石项目始末
一些民营企业的困境缘起于资金周转不良,然而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则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下的牺牲品。
早于2016年挂牌股转系统如今却陷入资金困境的管通实业(838439.OC),或许就正是新三板企业中出现上述情形的典型,据其半年报披露,管通实业截至今年6月末的账面资金不足百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独家获悉,管通实业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与其近年来参与承建内蒙古牙克石市旗下多个基建项目而未能如期获得工程拨付款有关;另据接近牙克石市政府人士透露,牙克石市吃紧的财政状况是诱发这一窘境的内因。记者事后联系牙克石市方面求证并寻求置评,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相关回应。
在业内人士看来,管通实业的这一处境,无疑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受困地方债务风险连锁反应的鲜明脚注。
受困未付工程款
管通实业10月30日的一则公告,暴露了其资金链的紧张。公告显示,管通实业为一笔金额为16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向当地银行申请展期,并以自有房产、土地使用权提供担保。
管通实业的确面临着资金压力,据半年报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其账面货币资金仅有80.72万元,而应收账款与存货却分别高达3156.37万元和4951.04万元,二者合计占其总资产的66.67%。2018年上半年,管通实业也出现了三年以来首次归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亏损,达155.3万元。
“贷款展期有利于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贷款展期是合理的、必要的,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管通实业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管通实业贷款展期背后的流动性压力,与其卷入了地方政府平台建设项目而未能如期获得多笔款项拨付有关。
2017年期间,管通实业承建“牙克石工业园区西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五路工程”项目,而据接近管通实业人士透露,施工两年来,牙克石市工业园区鸿程工业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并未给管通实业拨付任何工程款项。
上述人士同时透露,2015年至2016年其承建的牙克石市交通局、免渡河镇、乌奴耳镇“十个全覆盖工程”共达61个项目合计未拨付、结算工程款亦超过4000万元,这一规模接近管通实业2017年营业收入的80%。
“由于工程款没有拨付到位,导致款项层层拖欠,一方面让公司承担着高额的借贷利息成本,另一方面已经出现劳资欠薪问题,甚至出现了基层务工人员滞留讨薪的情形。”一位接近管通实业人士透露。
另据记者获悉,管通实业在部分大金额项目的决算上,还与当地审计部门发生分歧——当地审计部门审计后认为,由管通实业承建且已完工牙克石市免渡河镇某项目实际结果不足合同金额的三分之一,但管通实业方面却指出,该项目被当地审计部门采取了和其他项目审计方法不同的“特别对待”。
上述矛盾进而引发了连锁反应。上述接近管通实业人士透露,在上述免渡河项目出现纠纷后,其他项目的竣工决算也已出现问题,例如其承建其他区镇项目也至今未能进行审决,而在免渡河项目中,免渡河镇政府、乌奴耳镇政府、交通局及审计部门认定不存在问题的部分,也未获得工程款拨付。
“这反映了地方政府类基建项目的风险问题。”北京一家中型券商基建研究员坦言。“看上去政府基建项目规模大,收入高,但因为换届等原因,不少项目都存在工程款不能如期拨付的问题,实际上不少基建类企业也在纷纷转型PPP、企业工程等领域,退出地方政府项目的领域。”
事实上,管通实业就在悄然退出市政工程领域,其来自市政工程的收入占比也在逐步降低,其2015年至2017年间,连续三年市政工程收入分别为5793.55万元、4510.98万元和2973.79万元,而到2018年上半年,该收入仅有118.18万元。
地方债风险的表征
牙克石市政府未能如期安排对管通实业的款项拨付,或与其地方财政的自身吃紧有关。
“现在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牙克石市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旗下的县级市,财政收入相对有限,而之前内蒙古的‘十个全覆盖’搞了很多基建项目,这种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资金困难。” 一位接近牙克石市政府人士坦言。
“这说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正在向新三板公司传导。”前述基建研究员也表示。
“拖着不审决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是一些地方上拖延付款时间、不按期付款的一种方式,通常地方企业为了顾及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即便出现这种情况也就默认了。”盈科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则对此指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牙克石市2017年财政收入为5.99亿元,较2016年下降11.12%,为4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另据记者获得的一份2017年牙克石经审计的内部决算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牙克石市政府性债务合计83亿元,其中系统内债务23.17亿元、包括融资平台、企事业单位及政府中长期支出的隐性债务达59.84亿元,专项债务率高达146%。
公开信息显示,牙克石市2017年曾就加强债务管理、化解债务风险采取过多项举措,其中包括利用好新增债券和置换债券,其中置换债券“全部用于周转利率高、期限长的的银行贷款和应付工程款项的支付等,有效化解了债务风险。”
但如今发生在管通实业上的一切,似乎却与上述结论自相矛盾。
11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上述情况分别电邮、邮递等形式发送正式采访函向牙克石市有关部门进行求证,在此后长达半个多月的时间内,记者多次询问采访回应进度始终无果,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其正面回应。此外,记者11月29日还曾分别以电话、短信方式致电牙克石市市长臧著强、副市长徐景睿二人手机,截至发稿前均未收到其答复。
(作者微信:lw8346860)
(编辑:李新江)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