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丁志杰:新时期中国金融开放的三大特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包慧 北京报道
2018-12-21 07:00

12月12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丁志杰教授在“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从理论的层面来谈新金融开放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寻找金融开放公约数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过去一年多,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业的开放信号与举措都显示,开放在加快。这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比如来自外部机构可能疑惑我们是否还和过去一样,“雷声大雨点小”;也有国内人士担忧开放是否太快了。这说明公约数的寻找还是需要形成共识,才能够有序地、稳步地推进金融开放。

首先要高度协调金融开放的需求。一方面是基于金融改革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有来自国际社会,特别是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金融机构要求之间的权衡。

其次,要考虑到金融开放的需求和约束条件之间的关系。“你需要开放,但你能够承受什么样的开放?这也需要权衡。”

再次,需要权衡的就是金融开放的影响,也就是金融开放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权衡,金融开放对金融稳定、金融效率的影响,这又是一个非常技术性的问题。

最后,也要考虑到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利益权衡。作为改革开放主导者,政府怎样考量?作为市场的参与者,机构在微观层面的理解也会不一致。

第二个特点,中国金融的开放还有很大的空间。主要是市场准入是相对宽松的,但在业务经营方面的限制是相对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

丁志杰说:“20年前我正好在写博士论文,题目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效应与政策研究’,这两天我把那本书拿出来翻了翻,感慨万千。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看中国的金融开放,无论是金融业开放还是资本项目开放,都处于试水阶段,更多体现的是从属性,就是服务于其他领域对外开放的需要。基于金融改革发展自身需要的开放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看了一下书里的结论和对未来的预测,发现和现在的情况有一些出入,第一个差异就是金融业的开放程度以及风险远远低于当时的估计;第二个差异是资本项目开放,跨境资本流动的自由度要远远高于当时的预期。”

第三个特点,新时代新起点下中国金融开放的基本条件不一样。首先就是初始条件不一样,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银行业市场,无论是债券市场还是股票市场,都已进入全球三甲,中国的经济也是中高收入,人均大概9000美元,在高收入门槛的3/4左右。因此,中国开放的能力已经提高了。

其次,未来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应该在有管理的、可控的情况下有序推进。中国在过去20年里,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相比要显著得多。以前一种流行观点是过度开放造成了亚洲金融危机,所以很多国家停止了开放,中国其实也暂停过资本项目开放,但2005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出现,开始了资本项目开放的探索。

丁志杰称,中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开放不应单单靠离岸市场的发展做支撑,只有这样中国才可能走得更远。

(编辑: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