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能催生2万亿市场?中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指导意见这样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红霞,杨鑫 武汉报道
2018-12-21 20:01

在健康的概念无处不在的当下,体育赛事这一新兴产业正在展现其万亿市场的魅力。

体育产业消费升级或将迎来新风口。

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总规模达到2万亿元,基本形成产品丰富、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发展均衡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体系。

根据《指导意见》,未来将建设若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城市和体育竞赛表演产业集聚区,推出100项具有较大知名度的体育精品赛事,打造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体育竞赛表演企业。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竞赛表演在内的体育服务业产值占比非常高。但中国恰恰相反,体育鞋服为代表的制造业贡献了主要的产值。体育是全球性产业,欧美的经验具备普适性,差距即潜力。这可能是国家从政策层面推动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一个重要考虑。”懒熊体育评论员余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次,体育竞赛还会带动体育产业更多其他相关环节的发展,包括体育迷现场观赛消费、电视转播、营销经纪、服务等等。

丰富体育赛事类别

从产业运营来看,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一项重要的体育赛事,尤其是奥运会等超大型国际赛事对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当下,体育赛事作为一种载体在建筑、交通、市容环境等方面给主办地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个人和群体的影响。

因此,针对体育赛事产业特殊的商业属性,《指导意见》也对具体丰富哪些领域的赛事活动进行了规划,主要分为五大类别:一是大力发展职业赛事。着力发展足球、篮球等职业联赛;二是支持引进国际重大赛事,引进一批品牌名度高、市场前景广的国际知顶级赛事。三是引导扶持业余精品赛事,开展马拉松、武术、户外运动等项目赛事;四是积极培育冰雪体育赛事,促进体育竞赛与文化表演互动融合。支持举办各类体育庙会、表演赛等,推动体育竞赛与文化表演相结合。

“考虑到参与人群的基数问题,本次指导意见对拥有巨大受众的球类运动提出了优先发展的思路。”余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外文件中特别提及冰雪运动,主要是北京冬奥会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余伟看来,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基础薄弱,参与人口少,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也较薄弱。但冰雪运动是一个人均消费力较强的项目,比足球、篮球等大众项目高很多。“以一个滑雪业余初级爱好者为例,一次滑雪会产生装备费用、教练费用、雪场周边的饮食和住宿费用等,一天的消费人均在一千以上。”

按照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民众将会对体育运动有所需求;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体育运动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时会迎来冰雪运动发展的“黄金期”。2011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5000美元大关,2017年达到8800美元,开始逼近冰雪运动大发展的节点。

此外,马拉松也被业内人士视作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围绕马拉松赛事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赛道景观的美化、相关体育公园和健身路径的修建直接刺激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围绕马拉松赛事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直接促进了当地购物、交通、住宿、旅游、培训、健身等产业的消费。

目前,国内已构建成熟的马拉松产业体系,是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可参照的重要模板。围绕新兴体育项目,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城市发展、带动当地消费,也是国家希望引导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体育赛事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完成一个竞赛任务,而是要满足不同利益体的要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钟秉枢在其论文中指出,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需要在确定赛事、建设赛场、打造赛媒、组建赛众、开发赛品方面下功夫,围绕赛事定位,将赛场、赛媒、赛众、赛品综合考虑,顶层设计,形成完整的竞赛表演业产业链。

“资本+产业”双轮驱动

《指导意见》亦指出,鼓励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研发适合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宽体育竞赛表演机构的融资渠道。

近三年来,整个体育行业的股权融资下滑明显。同时受资管新规、银行放贷收紧的影响,体育行业的创业公司想要获得债权性质的融资更为困难。据CVSource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共发生191起体育相关创业公司投融资和并购事件,融资金额约为105.3亿元人民币。而在2016年体育领域的创业公司融资为245起,融资金额约为202.1亿元。

而体育行业,尤其是赛事运营,涉及资金投入较大、资金回笼速度较慢,十分需要多元化的融资手段。此次指导意见的提出,有望为体育行业公司提供新的融资手段,解决发展的资金掣肘。

“此次国家层面的激励政策落地是很大利好,会使体育行业吸引资本关注。在此之前虽有46号文刺激体育业的快速发展,但2016-2018这三年发展出现疲软。其内在原因是体育是一个慢产业,需要深耕资源,积累体育行业人才,才能有好的发展。这与资本的快速变现特质相对矛盾。”武汉当代明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政策落地后,投资方和产业方应借此契机关注投融资渠道和手段,获得更好的培育期。

本次《指导意见》出台之后,体育产业的未来格局或将发生变化。在余伟看来,提高电视版权收入将是发展趋势。“媒体版权是成熟成功体育赛事,尤其是观赏性赛事主要的收入来源。在国内,除了中超、CBA等少数成熟的头部职业联赛外,大量的本土赛事在这方面的其实并不高。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业想真正取得很高的商业化成就,这一块必须加强。高昂的电视媒体版权需要有强大的播出平台来,而播出平台的支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化能力,尤其是平台上用户付费观赛的能力。付费模式肯定是中国体育的未来,但现在需要庞大、具备较高付费意愿的用户做支撑。”

2018年12月21日,资本市场对于该意见的反应良好,在市场下跌近1%的情况下,wind体育指数逆势上涨近1%。相关上市公司力盛赛车、中体产业涨停,其余个股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