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创集团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李亦争:儿童教育IP价值巨大 早教产业投行时代已到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剑华 深圳报道
2019-01-03 07:00

李亦争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新一代80、90后父母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行业投融资热度不减,儿童教育市场更是迎来新的“入局者”。

入局者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做好精准产业链布局尤其重要。对此,威创集团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亦争在“2018亚洲产业与资本峰会”上表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大规模的产融互动已告一段落,产业投行时代到来。

布局万亿级早教蓝海市场

威创集团(以下简称“威创”)一开始并不是教育服务企业,此前是国内专注于控制室解决方案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主营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及其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市场份额曾达全球市场的20%。但因为深耕小众市场,威创还是不可避免地碰到了成长的瓶颈。

那为何把赛道转至儿童教育领域?李亦争解释,威创的传统主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主要原因一是产业结构的变迁,二是行业天花板来临,三是科技发展和新产品的迭代。而这三大因素也是中国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的问题。

企业要转型升级,就需要寻找到新的产业方向。国家统计局预计,中国早幼教服务市场规模从2011年179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271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8146亿元。

据李亦争预测,儿童教育市场将达万亿级。目前,中国学龄前教育儿童(0-6岁)有1.1亿人,幼儿园儿童(3-6岁)有6000万人,幼儿园数量达25万家,专职教师规模达250万人。“这是非常巨大的市场,也是非常值得探索的领域。”

李亦争指出,儿童教育行业主要有四大要素:一是内容。儿童教育的IP价值非常巨大,形成时间特别长,试错成本非常高,优质供给不足。二是渠道。新用户开发成本高,并且缺乏平台型公司,平台价值难以体现。“儿童教育行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平台、大渠道,这会导致很多优秀的创业企业需要为营销花很多精力。”三是运营。系统复杂,标准化程度低,连锁化程度低,技术尚难完全取代,“目前还是在拼人效”。四是品牌。品牌维护成本高,边际效应逐渐递增,溢价空间也大。

除了万亿级的市场空间,李亦争认为,早教行业还有刚性需求、盈利模式稳定、高频和高UP值、现金流稳定、沉淀久和壁垒高等优点。

产业投行回归教育本质

为了迅速进入早教领域,威创选择产业并购的方式。

从2015年开始,威创先后收购了红缨教育、金色摇篮、可儿教育和鼎奇幼教四大知名幼教品牌,并从2016年起,在家园共育平台、幼师成长平台、STEAM软硬件平台、幼儿体育培训机构等领域进行了整合与投资。

一系列资本运作下,威创旗下幼儿园超过5000所,辐射幼儿超过百万,是国内园所规模领先、生态布局较全的幼教集团之一。不过,早教行业亦面临一系列挑战。2018年以来,国家政策频出,如明确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幼教行业发展面临艰难的探索和调整过程。

基于此,威创适时做了调整。“只有真正意义上回归教育本质,为这个行业创造价值,我们才能持久发展,而不是仅仅靠并购、投资,在一二级市场赚差价。” 李亦争说,资本并购驱动将转化成产业投行驱动,大规模产融互动已告一段落,产业投行时代已经到来。

“与传统的VC/PE不同,产业投行、产业资本强调整个产业的整合与协同,不需要退出。”李亦争补充道,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投行是结构性优化资源配置,完成平台赋能,助力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而教育的扩张,一定要高质量的低速扩张,而不是低质量的高速扩张。(编辑 谢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