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润鲜花的是雨露 不是雷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柳莺
2019-01-19 07:00

柳莺

曾在欧洲与北美引起强烈关注的《养家之人》于2019年1月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通过一个温暖励志的故事,把目光投向战火纷飞的阿富汗,用兼具民间史诗和现代写实风格的手法,将当代社会政治剧烈变动的残酷性,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表达。

本片的幕后团队是近年来凭借《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在业界名气渐长的爱尔兰动画工作室“卡通沙龙”。在两部本土气息浓郁的作品大获成功后,主创团队将视野拓展至全球,踏入神秘的中东。主角帕瓦娜与家人生活在喀布尔城郊。她周遭的世界是贫瘠甚至可怖的——曾经见证过自由时代的父亲在战争中变成了残疾,绵延的冲突剥夺了个体,尤其是女性最基本的权利。看似身居更高位的男性,也同样岌岌可危。父亲莫名地被捕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面对被禁足的母亲和姐姐,以及嗷嗷待哺的弟弟,帕瓦娜毅然决定改头换面为男装,以柔弱的身躯扛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改编自黛博拉·伊莉丝的同名畅销原著,《养家之人》在尊重纪实性的基础上,用动画特有的想象力,对叙事进行了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拓展。影片将故事一分为二,由帕瓦娜所经受的真实世界,和她口中的古老传说交织构建而成,传说段落的剧场感与另一段落的写实感形成颇具趣味的对比,多元动画形式的融合让这个故事具有强烈的观赏性。

《养家之人》对阿富汗女性的处境进行了极为写实的呈现。在父亲的缺席下,帕瓦娜穿上哥哥苏莱曼的旧衣,用男孩的语气说话行走,每晚为家人带回食物。这样的场景让人产生“花木兰”的类比。身份转换带来的是更为宽阔的活动区域,以及更受人待见的社会地位,这是迫于生计的无奈,也是来自女性一次无声的呐喊。当然,《养家之人》依然遵循着经典叙事的路径,将“女性的启蒙”建立在男性引路人的指点之上。鼓励独立的父亲带给帕瓦娜知识和学养,英年早逝的哥哥苏莱曼则在另一个维度,赋予她勇气和坚持。

任何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都有说故事的传统。民间逸闻的灵动,英雄史诗的壮阔,口口相传,耳濡目染。讲故事是帕瓦娜一家抵御现实悲戚的利器,同时也筑起一面生动的棱镜,与主人公们艰难的斗争形成对位关系。两条线在结尾相互交织,将叙事推向顶点。在帕瓦娜断断续续讲述的故事中,一位天性乐观的少年为了帮助村民们夺回被恶象抢走的种子,踏上了一段冒险之旅。一路上他的善良和勇气助其过关斩将。他的坦诚和磊落,也最终让恶象臣服。这一斩妖除魔的民间传说,是帕瓦娜一家茶余饭后的消闲,也在她面对窘境时点燃最后的希望。两个故事相互套嵌,画面在精美的2D手绘与俏皮的定格剪纸风格间跳跃,营造了极佳的观影感受。

从青少年视角出发,《养家之人》和其他优秀的同类先行者(《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我在伊朗长大》)一起证明了动画作为影像艺术的复杂性——它可以是对观看者的一种慰藉,亦可以提供反思的力量。甚至,因其更为天马行空的表现形式,善与恶都得到了另一种更为立体的展示。

《养家之人》的故事虽然在极端的战争环境中发生,但在喜悲情绪的调控上,都显得格外细腻,如喀布尔朦胧的晨雾一般,带着天真的色彩,却依旧蕴藏锋芒,用尚未涉世者纯粹的目光审视着世间的种种。片中,父亲对帕瓦娜说,“毕竟,滋润鲜花的是雨露,不是雷声。”而这部动画,恰如雨露一般抚慰着观众的人心。(编辑 董明洁 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