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产流氓”倾家荡产,恶意投诉竞争对手落得既判刑又赔钱下场
包括恶意投诉在内的网络恶意行为,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的毒瘤。美团面临刷单困局、滴滴打击恶意注册账号、拼多多遭遇“羊毛党”等,各类新闻屡见不鲜。
去年9月,6名淘宝卖家抱团起诉,分别将一边在网上售卖假货、一边利用假冒安德玛授权文件进行恶意投诉的德阳“知产流氓”江某告上法庭。
1月24日,其中一起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案件迎来了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江某的恶意投诉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破坏商业竞争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赔偿原告损失210万元。
“知产流氓”被判赔200多万
本案中,原告王某在淘宝上经营了一家安德玛服饰行业销量TOP3的五皇冠店铺,2016年12月31日,被告江某同样经营着安德玛服饰网店,利用伪造的安德玛授权文件、商标注册证书,投诉了王某经营的商品。
因遭到恶意投诉,王某的店铺的流量下降,信誉受损,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王某因此向江某索赔800万元。
杭州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江某被诉投诉行为不具有正当性,王某和江某为直接竞争关系,导致王某及其经营的淘宝网店遭受了实际损失,故江某的恶意投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正当的侵权投诉本身是权利人行使权利的一种体现,但是如果恶意利用投诉机制甚至伪造、变造权利依据以发起投诉,不仅破坏正常的竞争秩序,也损害了同行业竞争者的合法权益,应当予以规制,行为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杭州互联网法院在判决书中写到,最终判决江某赔偿原告损失210万元。
至此,6名淘宝卖家抱团起诉德阳“知产流氓”江某的6起案件,一审全部获胜、法院共判赔267万元。
(1月24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在线宣判淘宝卖家诉德阳“知产流氓”案。)
2018年9月中旬,6位曾遭到江某恶意投诉的淘宝卖家,在阿里法务部的协助下抱团维权,于德阳、杭州两地向江某发起民事诉讼,索赔共计近1000万元。
2018年12月24日,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其中5起诉讼进行宣判,法院一审认定江某冒用权利人名义,捏造、散步虚伪事实,构成商业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分别判处江某赔偿卖家损失6万元至16万元不等。
(2018年12月24日,5起淘宝卖家的维权诉讼获胜,德阳中院一审判决江某赔偿5名卖家损失6万元至16万元不等。)
恶意投诉是为打击竞争对手
据介绍,与一般的“知产流氓”不同,江某恶意投诉并不是为了敲诈勒索商家。
原来,江某开了一家网店卖起假冒安德玛服饰,为打压平台上其他的正品安德玛卖家,不惜通过假冒权利人进行恶意投诉。很快,江某的网店也被关停。
在阿里协助警方的打击下,江某曾在2018年5月被德阳市旌阳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0万元。
对于江某的一审刑事判决,2018年7月,旌阳区检察院以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轻为由,提起了抗诉;众多遭受过江某恶意投诉的商家,也不满意缓刑的结果,认为缓刑根本起不到惩戒的作用,也无法弥补江某恶意投诉给诚信经营的商家造成的损失。于是,才有了6名淘宝卖家在阿里的协助下,自发抱团起诉江某维权的一幕。
事实上,包括恶意投诉在内的网络恶意行为,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的毒瘤。美团面临刷单困局、滴滴打击恶意注册账号、拼多多遭遇“羊毛党”等,各类新闻屡见不鲜。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