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大代表谈减负:学校不应被功利绑架,要改革评价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杜弘禹 广州报道
2019-01-30 11:03

“减负的问题在每一次两会都会提及,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1月30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代表通道”,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全汉炎回答提问时表示,减负是一个表象问题,我们都把它归为教育问题,其实它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谈减负,一定要清楚学生负担重的根源在哪里。”全汉炎表示,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要讲“学而优则仕”,我们重学术轻技术,重学历而轻实践能力,这些观念根深蒂固,也影响到学生的负担问题;二是我们的评价,整个社会对学校的评价还是看重学校的升学率,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质量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给学校带来很大压力。三是我们的选拔机制,目前我们人才的选拔还是比较单一的,还是以分数来选人,这一定程度上也给了家长、学生很大的压力。

全汉炎还表示,我们在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方面还有一定距离,学校之间的质量还有差距,因此当前国家重视减负,其实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希望通过减负能够使教育真正回归到对人的培养上来,回到对人发展这个正确轨道上来,也希望借此促进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

如何才能减负?全汉炎认为,首先,理念和观念上要引导,媒体也有责任,要引导社会对人才、教育、成功有一个重新定义。另外,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所谓“大处着眼”就是行政部门要积极地推进教育改革,要改革评价机制,要改革培养方式,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学位,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学校方面,不应该被功利所绑架,要回归到教育本源,要促进人发展。

“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和终生发展,我们学校一定要有这样的教育情怀和定力。”他说。

此外,全汉炎还谈及“集团化办学”,他认为,集团化办学是新时代产物,也是一种创新,是很好的尝试,有多方面优势,包括整合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影响,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学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家在家门口上学的美好愿望。同时,它对减负以及大班制也起到一定作用。其次,集团化办学可将名校教育理念输出到一些薄弱学校,能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各学校水平,并且学校间、老师间的流动、柔性的交流,能够促进教师整体水平提升。

不过,全汉炎表示,集团化办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贴牌现象”,野蛮生长现象,有些集团化办学比较注重数量,不讲质量,缺少内涵发展,比较注重一些经济利益,可能忽视了社会效益,这需要主管部门从办学目标、要求以及运作等方面对它有一个长期要求。

此外,当前集团化办学还存在着一定的管理体制问题,因为集团化办学面对的不是一所学校,而是若干所学校,这些学校间有差别,有的是民办性质,有的是公办性质,而且还分为区属、市属或省属,存在着人、物、事、主管部门等差异。全汉炎认为,这需要在管理制度方面创新、打通,使管理更加顺畅,使老师间交流和流动更畅通,也使成员校对核心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全汉炎还建议,未来要完善对集团化办学的机制体制保障,包括要有鼓励机制,让更多名校主动去开展集团化办学。这个保障机制要解决核心校老师的缺编问题,解决派老师出去后编制短缺的问题,以及给予派出去的老师适当经济补贴,这个绩效问题如何解决。

(编辑: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