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帽不能滥戴滥发

南方周末
2019-02-15 20:45

博士学位作为学术研究的一顶桂冠,应该由真正有志于并有能力研究学术的人获得,而不应该成为与权力、金钱、名气交易的物品。

演员翟天临的博士学位所引起的疑似学术造假风波正愈演愈烈。发给翟博士学位的北京电影学院已经成立调查组调查此事,翟也发表声明道歉并宣布退出博士后申请。

翟天临事件起因于他在一次直播中反问网友“知网是什么”。平时的人设是学霸的翟天临去年刚刚拿到博士学位,近日又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博士后录取通知,却连最基本的学术数据库都不知道?这引起了网友的怀疑。虽然翟的公关团队后来辩称“知网是什么”只是开玩笑,但随着网友的深挖,不仅翟的学霸人设轰然倒塌,授予他学位的北京电影学院也受到质疑。翟天临是否有资格获得博士学位,其学位的获得是否正当,人们期待北京电影学院的调查结论。

今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翟天临事件称,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要求有关方面迅速进行核查。调查不仅涉及本人是否涉嫌学术不端,也涉及工作的其他各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教育部也再次重申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事件之外,博士学位的授予问题,也应该得到关注。与学士、硕士课程主要以学习吸收已有知识不同,作为学术领域最高的学位,博士学位攻读者担负着在自己的领域拓展人类知识边界的重任,博士候选人首先应该熟悉本领域已有的成果,然后通过自己的研究做出突破,为人类知识宝库增添新的内容,才有资格获得博士学位。正因为如此,对博士候选人的学术研究能力要求应该是非常高的,只有能力符合要求并且也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才能去攻读博士学位,否则就会造成学术资源的浪费。

博士学位作为学术领域的一顶桂冠,具有崇高的地位。在国际上,很多身居高位的博士,名片上不一定会印上职务,但是一定会印上博士头衔。

在中国,国务院学位办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内地的博士授予数量超过美国,攀升至世界第一,2008年中国内地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也超过了美国。

但是,虽然博士数量多,但博士学位的授予近年来不断受到质疑。尤其是一些名人、官员轻易获得博士学位的报道,更是让人起疑心。

前些年,官员读博成为一股潮流。南方周末就曾经几次聚焦官员读博现象,报道了其中的一些不合常理的现象,比如某些高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只用一两年时间就拿下博士学位,比全日制博士毕业时间还要短,而读博官员请人代笔写论文就更加多见了。这被媒体称为学术领域的“官员通吃”。很多人担忧学术被权力、市场侵蚀,各式各样的博士学位泛滥。原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也曾撰文呼吁调查某贪官的博士学位的来历。近年来,这种情况得到整顿,很多高校大幅削减在职博士录取人数,使官员读博的难度越来越高了。

还有不少体育冠军们在退役后被录取为博士生,“冠军通吃”,也受到不少质疑。作为职业运动员,很多体育明星从很小就开始了职业训练,文化课学习的时间不多,他们是否符合录取资格、是否有能力进行学术研究,是很多人质疑的。而且这些运动员虽然退役了,但是通常还是会有很多社会活动,能否安心在学校学习、做学术研究,也是一个问题。

还有商人读博。有些富翁有钱之后,也想弄顶学术帽给自己镀金,过去十几年,工商管理硕士或者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成为富翁的标配。而今,随着硕士学位不再有过去的光环,工商管理博士也在很多高校登场了。针对新兴的富翁,不授予学位的所谓研究课程项目则更是多如牛毛。这些课程,除了让富翁们有个交际的场所,能真正学到什么知识,也是令人怀疑的。

博士招生、毕业的乱象,该引起重视了。学术界担负着人类知识传承、突破的重任,应该守住学术尊严,博士学位作为学术研究的一顶桂冠,应该由真正有志于并有能力研究学术的人获得,而不应该成为与权力、金钱、名气交易的物品。高校如果真的需要表彰一些对社会做出过特殊贡献的人,可以授予其名誉博士学位,而不是降低标准给与博士学位。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谢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