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Arik Levy:“所有事物都不似表面所见”

21世纪经济报道 董明洁 上海报道
2019-02-16 07:00

“生活是一套由标志和符号所组成的体系,所有事物都不似表面所见。”

在轩尼诗干邑系列中,百乐廷皇禧(Hennessy Paradis Impérial)拥有特殊地位:轩尼诗家族著名的“天堂酒窖”中,每个特定年份每10,000种“生命之水”中仅有10种拥有格外的陈年潜质,能够用于皇禧干邑的调配。可以说,这款干邑是调配总艺师费尔沃家族(Fillioux Family)酿造技艺的代表。

所以,为这款干邑打造一款艺术酒樽,对轩尼诗来说,也是一件大事。这件事,费尔沃家族的老朋友、国际知名艺术家兼设计师Arik Levy举重若轻地完成了。

2019早春,中国农历新年的气氛正满城氤氲,轩尼诗却避开城市流光,选取静谧的上海养云安缦酒店,揭幕了Arik Levy的设计成果,以及另一款别具风格的皇禧“配件”——由路易威登设计制作的轩尼诗皇禧专属硬箱。

Arik Levy与轩尼诗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培龙、费尔沃家族第八代传人纪朗德·费尔沃同时出现在发布会现场。这位1963年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集艺术家、设计师和影像艺术家多样身份于一身的跨界人才,以鬼马顽童的姿态和俏皮的谈吐展现了他的新作。酒樽初看简单,实则巧妙运用了曲线和切面设计,捕捉光线变化,突显干邑色泽。此外, Arik Levy还专门设计了一套侍酒仪式,以使品鉴过程更精准。其中包括有他设计的手套、量酒器及郁金香杯等全套侍酒用具。

Arik Levy近年创作活跃跨界,在世界各地著名画廊和博物馆都可欣赏到其作品。在他心目中,“创造犹如不受控制的肌肉”。他的作品包括雕塑(如代表性作品“岩石”系列)、装置、限量版产品和设计。尽管作品以物为主,他仍旧认为“世界的关键在于人而非物”。Arik Levy从瑞士的欧洲艺术中心毕业后,曾在日本居住和工作。目前,他在巴黎开设了工作室,所承接的项目涵盖舞蹈歌剧布景设计、工业设计、公共雕塑、多用途整体环境设计等。他认为:“生活是一套由标志和符号所组成的体系,所有事物都不似表面所见。”

在发布会现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Arik Levy阐述了他的设计哲学。当晚,现场有著名日裔平衡术艺术家Miyoko Shida带来的表演《一根羽毛的重量》,Arik Levy表示极为欣赏其中的日式美学,在屏息凝神的静态中蕴藏了张力和无限动能,眼不可见,却是举重若轻、精准掌控的典范。这种美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设计。

《21世纪》:请简述皇禧酒樽的灵感源泉?

Arik Levy:灵感在我的设计中是一个最不确定的元素。在这个设计中,我的挑战是要处理一种复杂性——使这件酒樽能够匹配酒液的复杂,如此,使人们在欣赏酒樽的时候,能够有一种想象去拉长、或者说去加强他在品尝酒液时候的那种感觉和体验。那么我所做的,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把玩光和影。我采用了多切面的设计,去捕捉光的折射,让光有更灵动的效应。可以说,光是一个非常好的灵感,它能够代表空间、太阳、人的情感以及人本身。

《21世纪》:调配艺术的关键词是“精准”,此次你也专门设计了一整套的侍酒仪式。请阐释你对这套仪式的设计用心?对侍酒过程的个人理解?

Arik Levy:首先,侍酒仪式的用具是最先接触到酒液的一个物理意义上的用具,所以它非常重要。此外,它也有深厚的哲学意义,因为侍酒是一种仪式,代表着你和所爱的人去分享,甚至是你自己和酒液之间的一种分享。当然,更多时候它是一种社会交流、人际互动。你在侍酒仪式之中的一举一动需要多少张力?需要怎么去做?需要多少精准度?这些,都是我放到设计中的。平时,当我们说到“ritual”,即“仪式”这个词,往往感觉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一套仪式,实际上呢,它可以是链接过去和未来的一个媒介。在我的理解里,侍酒仪式不只是一个服务,它是希望让任何手中有一杯干邑的人都能成为这个仪式中的主角。当我们和家人或者朋友分享这杯干邑时,他们能够通过这套仪式感受到你的慷慨,这种慷慨,是人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展露出来的人性的光辉。因此,侍酒仪式可以让我们达到某种至美时刻,这时,这款产品已经不在于产品本身,不在于它的包装、它的营销、它的广告……而在于你此时所达到的人性至美时刻,也就是你我和最爱的家人朋友相处、分享慷慨的这一时刻。

《21世纪》:在你的履历中有一段旅日生涯,这段经历有多长时间?带给了你什么?其中的哲学是否对你的设计产生了影响?

Arik Levy:我在日本停留的时间非常之长。在那里最重要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和人、和社会各层面接触,同时能够更好地感知他们的思想。同时,我所做的动作是非常少的,我学会如何把一些小的想法转换到动作之中。你要想有影响力的话,你的思维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动作。旅日经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人对美学的思考,他们会用眼神和非常细小的动作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举止。我把在日本的经历提取到了设计哲学中,这也成为了我自己的生活艺术。

具体到这款艺术酒樽的设计上,你可以看到它的线条非常简单但又富于张力,就像在打太极一样。我欣赏那种动作幅度和频率非常小,但是有力量的感觉,张力于此非常强大。这是一种浑厚、深邃的力量,它并不体现在你动作的频率和形式上。就像我们看酒樽时,会发现它的各种切面可以折射的光影,是原来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所以,在日本的经历教会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看到一些东西,但是并非用肉眼看到。这也像我们品尝这款干邑,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闭上眼睛,这时,它才能真正走到你内心深处,加强它在你舌尖上的品触。就如同盲人,他眼睛关闭,但是其他感官能更好地打开。这也是我在设计这款酒樽时很重要的一个哲学。

《21世纪》:简单讲,是哪些禀赋使你能成为今天这样颇具声望的跨界艺术家和设计师?

Arik Levy:我不知道(笑)。应该是热情吧。热忱。凡事如果没有热情的话还不如不去做。此外,我也是个足够活跃的人,甚至有的时候过于活跃了。(编辑 董明洁 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