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中介机构、35家公司被罚 证监会2018年公司债现场检查收官

21世纪经济报道 谷枫 北京报道
2019-02-23 07:00

资本市场对于现场检查这种监管手段并不陌生,在IPO等业务中,证监会便采用这种检查方式。因为针对性强以及在现场检查更容易发现细节问题,这种执法手段对市场具有较强的震慑力。

证监会在债市监管中同样将现场检查作为重要的执法手段。根据记者了解,目前证监会针对公司债开展现场检查已经有4年时间,2015年起证监会开展了首次针对公司债券发行人现场检查工作,随后2016年又开展了针对证券公司公司债业务的现场检查工作。

2月22日,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为持续强化交易所债券市场监管,促进市场规范发展,切实保护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2018年,证监会组织各证监局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对264家公司债券发行人开展了现场检查。目前,专项现场检查工作已全面完成。”

35家发行人被罚

记者从证监会了解到,证监会针对公司债发行人的专项现场检查发现了诸多问题,其中较多问题集中在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和信息披露两方面。

高莉透露:“现场检查中募集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募集资金挪用或转借他人、违规购买理财产品、专户设立或管理不规范等。”

“募集资金管理使用问题是老问题了,证监会每年在检查中能都发现相关的问题,但却又屡禁不止。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强监管的态势和中介机构勤勉尽责都不能少。”北京地区一家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的人士22日对记者表示。

另一项较为严重的问题则是信息披露问题,具体包括:未按时披露年度报告、重大事项披露不及时、披露内容不准确等。

记者获悉,针对发现的问题,各证监局已对公司债券发行人采取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等行政监管措施共35项,并对16家发行人的直接责任人员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梳理,2015年至今证监会根据现场检查结果处罚的企业超过100家。

从每年被处罚的企业家数来看,四年时间里被罚企业整体数量也呈上升趋势。根据记者统计梳理,2015、2016、2017、2018四年被罚企业的数量分别为3家、20家、55家以及35家。可以看到,在证监会以发现问题和化解风险为导向的监管逻辑下,2017年开始债市监管逐渐趋严。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2019年证监会在债市监管方面依旧会延续近两年的监管思路,首先是继续推行现场检查,甚至还会扩大现场检查的内容以及加大检查的严厉程度。而对于存有潜在问题的公司,派出机构或还会加强日常的监管关注。”前述北京地区券商人士认为。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2018年公司债发行人的专项检查中证监会还根据对中介机构履职情况的延伸检查,对受托管理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6家次,对会计师事务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4家次。

高莉表示:“通过本次现场检查,债券发行人的合规意识和中介机构的履职尽责能力进一步提升。”

驱动信披升级

2015年以来,交易所债券市场大扩容,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如发行人良莠不齐、信息披露不完善、资金用途监督不严等问题逐步显现。

与此同时,2018年开始公司债违约的数量也达到近期的高点。根据证券业协会联合交易商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新增44家违约发行人中,公司债市场违约企业的数量为37家,占比最高。

在如此市场大环境下,证监会强化债市监管也是意料之中。而现场检查更是监管层严格监管债市所用的“重器”。

近年来,证监会更是制定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人现场检查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工作指引》明确了检查对象的选取方式,确立了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的专项检查以及“双随机”抽查等机制;结合公司债券的特点和风险因素,确定了现场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列明了现场检查中应关注的重点方面以及可采取的具体检查手段。

“证监会系统从2015年市场发展的同时就开始同步抓发行人监管,目前已于2015、2016、2017、2018连续检查了四年,以后将每年组织一次现场检查,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处理,对发行人形成强烈的规范预期。”前述监管层的人士讲道。

前述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则向记者透露:“如果现场检查被抽中从公司到项目组都会比较紧张,现场检查的震慑力远超一般监管审核工作。常态化的现场检查对中介机构和发行人都会起到引导规范的作用。”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的现场检查并非单纯的为了监管而监管,执法行为的背后是希望提升债市信息披露质量,为债市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前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也表示:“监管层强化监管的逻辑是,刚性兑付逐步打破后,将迎来真正的信用债市场,投资者开始真正根据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来甄别投资,这个时候,信息披露的质量对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居于根本性基石性地位。”

“在目前违约频发的当下,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更加重要,希望通过证监会的强监管约束能够提升公司债发行人的信披质量和信披真实性,缓解市场的信用危机。”沪上一家大型私募机构的投资总监认为。

(编辑:李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