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稳增长首要是为了保就业
“经济稳增长,首要是保就业。”今年不仅仅是强化已有的就业促进政策,而且还要把就业的问题置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审视推动。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首次将优先就业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
“稳就业”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3月5日下午,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介绍称,这体现了今年不仅仅是强化已有的就业促进政策,而且还要把就业的问题置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审视推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劳动就业人口77586万人,比2017年减少54万人,这是1961年来的首次下降。2019年中国政府将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
就业成为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突出,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增长首要是为了保就业。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率要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达到近几年的实际规模,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留出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2019年目标为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100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5.5%左右,登记失业率4.5%以内。
对于如何促进就业,李克强表示,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对招用农村贫困人口、城镇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各类企业,三年内给予定额税费减免,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
同时,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专业培训。李克强还提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今年,高职院校将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李克强说。
“经济稳增长,首要是保就业。”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支撑经济发展同时,要支持就业容量大的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就业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予以考虑。现实的劳动力市场情况究竟如何?
“没有谁比我们更能感受到招聘情况的变化。”3月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58集团负责人姚劲波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后他们平台上企业发布招聘的活跃度和求职简历数,都显示2019年的就业环境不乐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和委员的议案、提案都聚焦就业,为保障就业建言献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的建议,标题为《关于进一步推进改革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的建议》。马化腾在建议中提出,应切实为企业减负担,增活力。通过实质性措施降低企业税费,加快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实施方案;同时对于小微企业要特别加大减负力度,建议通过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等,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各地园区优惠政策,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的创业成本。
姚劲波表示,经调研发现,除受外部环境影响,招工难、技术人才短缺、用工成本高等问题也是导致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的原因。他建议,要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提升企业培训补贴。
人社部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技能劳动者1.65亿人,仅占就业人数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9%。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高级技能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产学融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创办职业学院,并对实行技能岗位培训的中小企业给予补贴,可以成为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的举措。
毕业生调整择业心态
互联网行业的代表、委员纷纷注意到就业环境的变化。2018年冬天以来,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此起彼伏。2月15日上午,滴滴CEO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2019年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3月5日,杭州一家互联网企业的资深公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求证另一家巨头互联网企业裁员的消息,在她看来,目前跳槽机会在减少,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压缩不挣钱的创新业务,一些非核心业务岗也在压缩职位。
宏观经济环境和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也成为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武汉、兰州等地区高校学生和老师发现,在民营经济发展薄弱的地区,大学生择业范围进一步收缩。兰州某高校大学生李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毕业生往往有着“路径依赖”,“先考研,再公务员、进国企,不行考教师……实在都考不过了再去‘找工作’。”
武汉某高校毕业生小张则已经拿到了几份央企的入职通知,至于是否还要北上去互联网公司或其它大型民营企业试试,在互联网行业裁员声此起彼伏的当下,他还在纠结。
李志介绍,甘肃当地民营经济发展薄弱,出于民营小微企业待遇相对较差的考虑,许多学生优先选择考研、考公务员,将在小微企业就业视为最后的选择;也有同学宁愿选择创业。
河北省一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负责人也指出了同样的问题。他向记者表示,很多学生在求职时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眼高手低,阻碍了他们寻找合适的工作。(编辑:周上祺,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houhui@21jingji.com,zhousq1@21jingji.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