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将成为跨区域制度创新“样板间”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特别要在涉及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投资管理、要素流动、财税风险、公共服务等方面成为跨区域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的“样板间”。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关键词之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
张兆安。资料图
在3月6日举行的上海市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上海、江苏、浙江交界处将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当前上海正“紧锣密鼓”与江苏、浙江研究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相关规定和制度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跨省一级的示范区建设从未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可谓开启了这一制度创新的先河。那么当前究竟该如何理解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实际作用?在哪些领域需要发挥其制度创新的示范效果?其与上海正在推进建设的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又有怎样的联系?
3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北京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他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能够在小范围内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未来可在六个不同方面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此外,上海自贸区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推动上海形成“一个对内、一个对外”高质量发展驱动格局的同时,二者间更是相互促进、相互借鉴的关系。
重点探索体制创新
《21世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该如何准确认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政策内容?
张兆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经历多过年的探索与实践后,在去年11月初首届进博会期间,被明确要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编制相应的规划纲要,这些都说明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有了新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此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都需要在推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执行,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去实施与推进。
在这种情况下,以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所涉及的区域协同发展、都市圈建设等实践,都需要在推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国家战略背景下进行思考与探索。
《21世纪》:3月6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上海、江苏、浙江交界处将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如何准确认识这一示范区的作用与意义?
张兆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既是中央交给长三角的重大任务,对长三角地区来说又是重大的发展机遇。个人觉得一体化发展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跨省一级的示范区建设,实际上也并不容易,毕竟其涉及到三省一市如此之大的区域。
根据以往的发展经验来看,实际上区域发展的一体化,要真做好的难度也是不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创建一个跨省一级的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其与创建自贸试验区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在一个小范围内也进行体制机制的先行先试。
通过在示范区内探索总结的体制机制创新,可以向整个长三角地区进行复制与推广,再推广至全国范围内,对整个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当前很多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些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没有办法得到解决,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创建的意义正在于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示范区建设所进行的制度探索经验,正是符合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具有很强的复制推广价值。
打造跨区域“样板间”
《21世纪》:未来该如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
张兆安:其实所谓的一体化发展,实际归纳起来就是要推动整个区域范围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与信息流等要素的顺畅流动,且要素之间的流动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流动,这就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去保障。
因此,我建议可以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确定的一系列改革任务凡是涉及到地方,都应该放到这个示范区里面进行探索实践,实现集中落地、率先突破、系统集成,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的试验田,特别要在涉及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投资管理、要素流动、财税风险、公共服务等方面成为跨区域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的“样板间”。
除此之外,还要在示范区内形成一系列跨区域的、一体化的新体制机制,这在全国范围内是没有先例的,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此外,在示范区内还需要建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推进机制。
事实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与此前上海自贸区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处,上海自贸区建设进程中所进行的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精神,在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进程中更应该如此。
比如,在财税体制创新方面,示范区内如何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分享机制,因为原来跨省界的分享机制并不存在,在相关的产业税收方面,在实现示范区内一体化发展后,如何避免此前的那种“产业落在哪里,税收就在哪里”的局面。
总之,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如果能够在上述6个方面率先实现了体制机制创新,其总结的实践经验对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21世纪》: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上海自贸区,在上海构建出一东一西“两翼齐飞”的驱动力格局,如何看待未来这种格局对上海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张兆安:上海自贸区是围绕着扩大开放,增设自贸区新片区将涉及到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核心是增强对外开放的程度;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也是一个区域内的开放举措,重点是打造一个对内开放的重要载体。
如果将这两个在上海的政策举措比拟为“发动机”的话,未来将很大程度上推进上海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与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未来主要构建出一个对内、一个对外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二者间还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借鉴的关系。一方面,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不仅仅涉及开放问题,同时也将涉及深化改革的问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探索出的体制机制改革经验等,也可以复制推广至上海自贸区内。
另一方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核心是解决对内开放的问题,但在发展上也存在吸引国际资源等开放问题,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建设探索经验,也能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通过二者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借鉴,为上海新时代的发展构建起“两翼齐飞”的驱动格局。
(编辑:周上祺)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