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减负,线上增负”?教育部长回应: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线上线下综合治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北京
2019-03-12 15:03

这几年,中小学生的校内负担减轻了,但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社会现象:学校减负社会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校外培训机构整治问题感觉成效不大,还出现了在电脑上或手机上接受“课外辅导”情况,那么,线下减掉的压力会不会转移到“线上”去了呢?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3月12日在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指出,有一些培训机构转移阵地,把战场开到了线上,我们原来叫做“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在叫做什么呢?“线下减负,线上增负”。

“这是一个新问题,战场转移了,阵地变化了,方式变异了。我们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研制综合治理的文件,不久就会发布。在这个文件出台之前,我们将比照线下治理的政策措施,对线上这些培训进行规范。文件出台之后,我们将和线下一样,线上线下综合治理,一定要把负担过重的问题解决好。”陈宝生说。

在线教育遭遇资本和政策寒冬

这意味着,在线教育机构的寒冬可能真的来了。

首先,在线教育机构大多处于投入期,甚至一些机构仍靠“烧钱”维生,尚未取得稳定盈利,然而,资本寒冬已经来临。

有机构统计,2018年上半年教育行业融资数量尽管并未减少,但是融资偏向更为成熟的头部企业,避险情绪浓郁也是不争的事实。此外,K12领域已不是教育融资的最活跃板块,转而被早期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领域所取代。

另一方面,相对于线下课外培训机构,在线培训机构尽管没有场地成本,但其教师和营销成本高企。

目前强互动的线上直播课模式,多为一个老师对应一个或几个学生,相较于现在小班课而言,需要提高师生比;对于大班在线直播课而言,就需要更优质的教师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由于线上教育的覆盖范围更大、受众人群更广泛,线上教育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产品的推广和品牌的打造。因此,线上教育企业的获客成本比线下教育企业更高。

2019年来,多家在线培训机构传出经营困难,甚至包括已经经营多年,获得一定市场知名度的品牌,可见在线培训机构资金压力之紧张。那么,未来可能推出的减负政策会否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再次抛出“忽悠”论

过去一年教育部在重拳打击校外培训机构,校内负担减轻了,但却出现了“学校减负社会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问题。很多家长反映有些作业超出学生能力范围,有没有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呢?

陈宝生回应:从哪些方面减呢?这涉及到学校、老师、政府、家长(家庭)和社会。

从学校的角度讲,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严控课程门类和总课时,解决开哪些课、开多长时间这个问题。严控课程容量和难度,也就是说,每门课讲多少内容,讲到什么水平。

其次是严控非零起点教学。陈宝生说:现在我们都喜欢搞“超前教育”,孩子还没上学就教了很多知识,以为这样学生就能健康成长,实际上不是。学生一张白纸交给老师,老师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非零起点教学,就是在这之前左一套、右一套,把孩子画得“五花八道”的,这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这叫什么呢?打个比喻,这叫做“张飞画扇子,愁死齐白石。”我们要严禁这种事情发生。

从老师的角度讲,首先要严格依照大纲和课程表教学。大纲是管内容的,课程表是管各门课程相互关系的,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其次要严控作业数量和难度。“数量好理解,难度是什么呢?就是不要给孩子们出刁钻古怪的题,多出一些师生友好型的题,这样就可以解决家长代做的问题了。”陈宝生说。

就政府来说,主要是要在质量标准、课程教材、考试招生、评价体系以及素质教育引导等方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负担过重的问题。还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减负奠定基础。

就家长来说,家长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对孩子要有合理的预期。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长首先不做,家长做不到的决不强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理性引导孩子做。

就社会来说,一是不要传播似是而非的那些所谓的教育理念。二是不要给一些不良机构做代言人。三是不要给一些号称懂得教育的“大忽悠”助力。“今天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十个人谈教育,会产生十一、十二个观点。所以一定要警惕这些‘忽悠’。社会环境非常重要,环境好了,祖国的花朵就会开得更灿烂,祖国的幼苗就会成长得更健康。”陈宝生说。

这是陈宝生第二次提出“忽悠”说。在去年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陈宝生就说过:我们全社会都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不要盲目追求那些成功学,那些培训机构炫耀的培训成绩单、广告词,很多都是“鸡汤加忽悠”。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这是不行的,不听忠告听忽悠,负担增加人人愁。

今年的“部长通道”上,陈宝生再次口吐金句:可以这样说,减负难减负难,减负再难也要减,如果今日不减负,明日负担重如山。负担重如山,孩子不能健康成长,我们的学生会不高兴的,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所以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治理下去,不获全胜决不收手。

(编辑: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