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下“多账户”申购受限 可转债打新乱象初现规范曙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姜诗蔷 北京报道
2019-03-13 23: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近期发行的绝味转债、贵广转债的发行公告中均对机构网下申购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可转债打新也有望走向公平。

近期,可转债“打新”再度火爆。

3月13日,浙商转债公告了其网上中签率及网下配售结果。数据显示,本次网下发行有效申购数量为133.45亿手,最终网下向机构投资者配售的浙商转债总计为230.10万手,占本次发行总量的66.00%,配售比例为0.017%。

事实上,今年3月以来发行的多只可转债均受机构热捧,网下配售比例均未超过0.1%。

网下申购一片狂欢的背后,机构动辄通过上百个账户进行可转债申购、以及不少注册资本在1万元的小公司顶格申购可转债等乱象频频引发市场争议。

目前,市场质疑引发发行人和承销机构的注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近期发行的绝味转债、贵广转债的发行公告中均对机构网下申购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可转债打新也有望走向公平。

“虽然机构多账户申购的情况一直都有,但近期市场上不少机构动用几百个账户顶格申购明显不符合逻辑,有超规模打新的嫌疑。如果遇到极端情况,很容易引发风险事件。”3月13日,华东某券商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限制措施初步落地

市场关注下,近期新发可转债也对网下申购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绝味转债和贵广转债在发行公告中均指出,“机构投资者每个产品参与本次网下申购只能使用一个证券账户”。证券账户注册资料中“账户持有人名称”、“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均相同的多个证券账户参与本次网下申购的,主承销商有权确认对应申购无效。

事实上,此前仅可转债网上申购有明确的规则指出,投资者参与可转债网上申购只能使用一个证券账户。同一投资者使用多个证券账户参与同一只可转债申购的,以及投资者使用同一证券账户多次参与同一只可转债申购的,以该投资者的第一笔申购为有效申购,其余申购均为无效申购。但此前网下申购并没有类似要求,例如中信转债、平银转债等多只可转债发行均未对机构网下申购账户使用做出明确限制。

“一个产品最多可以用6个账户,可以在三个券商开户,三个账号同时每个账号里面还有一个基本户一个基金户。”3月13日,北京某私募机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虽然这个条款可以一定程度解决网下多账户申购带来的不公平问题,但仅是对机构投资者每个产品进行限制,像券商自营资金以及小公司超规模打新仍然没有明确限制,通过多开公司以及多个产品依然可以操作。”前述券商人士表示。

该人士指出,“按照表述只要证券账户的名称和身份证明文件一样的就算重复账户,确实解决了网下多账户申购的一部分问题,但超额认购还是可以的。”

从绝味转债的网下配售结果来看,问题依然有待解决。

数据显示,本次网下发行有效申购数量为68.67亿手,最终网下向机构投资者配售的绝味转债总计为41.13万手,占本次发行总量的 41.13%,配售比例为0.006%。

配售名单中,仍有不少券商等机构利用多账户顶格申购。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其中国海证券利用198个账户顶格申购,每个账户有效认购数量90万手,初步获配仅54手;广发证券亦通过198个账户顶格申购,每个账户有效认购数量90万手,初步获配仅54手。

此外,还有南通盛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讯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6个账户顶格申购90万手;其中南通盛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10万元,但其6个账户均申购了9亿元可转债,合计54亿元。

“是有这个规定,但我们申购时依然也用了多个账户,实际上还是没有特别的限制。”3月13日,一位参与过绝味转债打新的私募机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此前贵广转债的网下配售情况中,类似的情况依然存在。

机构态度理性

不过,虽然近期可转债市场火爆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但从目前机构的反馈来看,火热之中依然存有对转债市场或将降温的考量。

“近期多只可转债我们都参与了网下申购,其实并不是每个转债都那么疯狂的打新,如果中签太多,上市后转债破发就亏了。现在股票行情有所降温,转债也不是那么好赚钱。”前述北京私募机构人士表示。

“其实一些机构也担心如果中签太高却没办法缴足后续款项的情况,因为网下打新是要缴纳保证金的。之前也有转债出现过因不少机构顶格申购却无法缴纳足够资金,而导致大面积弃购的情况。所以还是要在资产规模允许下合理确定申购金额。”前述券商人士指出。

从市场情况看,3月13日,可转债指数收跌2.07%,当日上证综指亦收跌1.09%,伴随着正股的波动,可转债走势也出现波动调整。

江海证券研究指出,经过前期的大涨,转股溢价率明显压缩,转债弹性提升,也意味着波动将加大,短期操作思路上可适当进行调仓或减仓来应对波动。

具体来看,对于一些正股基本面不佳的转债,大涨之后要果断减仓保住收益,避免大幅回撤,对于一些正股基本面较好的转债仍可继续持有,等待赎回机会,同时可适当参与一些低价小市值转债的交易机会,因为安全边际相对较高且存在补涨的可能。另外可重点关注待发新券机会以及抢权配售的机会。

“转债市场需要关注基本面。转债市场第一阶段估值快速提升已经结束,目前估值和定价持平,市场出现自发性调整也随时可能会出现,接下来需重视基本面边际变化明显的行业或公司,目前部分上涨速度较快、价格较高的个券可以考虑适当获利了结,仓位等合适的组合可以适当转换成低价券。”3月13日,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编辑:包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