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建言粤港澳协同创新:区域高效开放 促进企业牵手技术攻关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振,黄婷 北京、广州报道
2019-03-14 07:00

今年全国两会上,两份建言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的提案备受关注。

一份提案来自民建中央。民建中央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

为提出一份高质量提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辜胜阻曾在两会前带队赴香港、澳门与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地,连续开展了近10次专题调研和20多场研讨会。

无独有偶,另一份来自民进中央的提案同样将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聚焦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上。

民进中央的提案认为,平台建设是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新格局的关键。因此,民进中央建议,建立区域创新合作平台,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新格局。

在受访专家看来,单靠大湾区之中的任何一个或者两个城市的作用是难以实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个目标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型全球化背景下,多主体协同、多要素集聚、区域高效开放才是打造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关键。

双城联动打通创新链条

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早在发布之初就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3月13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汪云兴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因粤港澳三地之间存在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不同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导致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流通依旧不便、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仍然不足。

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当前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如何实现协同创新,通过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优化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最终实现湾区内部城市群共同推进创新。

民建中央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点,民建中央建议,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要促进深港、广深、珠澳等城市间在创新领域的“双城联动”,进一步完善湾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创新链发展。

汪云兴分析,创新链条是一个有机体系,从上游到下游包含了无数环节,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覆盖创新链的全过程。“无论从空间布局还是产业链角度,大湾区各城市之间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过程都应该存在区域的分工和协同。”他说。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则认为,要打通湾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双城联动确实是一个突破口。

他拿港深两城举例称,香港作为国际城市,其基础研究实力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首屈一指,但缺乏产业支撑体系和市场;深圳背靠国内庞大的市场,在应用技术开发上具有优势,却受制于科研力量的短板。

具体而言,在国际科技创新领域,如果深圳的科技创新模式更有成效,可以引进到香港;如果香港在国际城市建设、连接国际等的运作模式效率更高,也可以推广到大湾区的九个内地城市。

大中小企业联合技术攻关

民建中央在调研中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内既有类似华为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又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而大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领域技术创新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民建中央在前述提案中提出要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的创新体系。

汪云兴与林江也有类似发现。汪云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基础科学研究的周期长、风险大,相对于中小企业,科技型大企业有更充足的能力和资源去部署前沿的科技创新,进军科技“无人区”。

林江则认为,科技型大企业进军“无人区”背后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支撑。“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遍地恰恰是广东的优势和基础,中小企业为广东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他说。

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强调,“平台建设是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新格局的关键”,提出应探索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合作平台。

民进中央建议,借助“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辐射,打造国际化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加快推进国内国际科技成果向大湾区转移并实现快速产业化,形成优质创新要素的“栖息地”。

在汪云兴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可以选择一个独特的地理空间,率先开展一些科技创新制度改革,并逐步向大湾区拓展,形成“小范围安全改革试验、大范围高效推广示范”的良性发展态势。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