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城市化路径应符合国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核心。在今年的工作中,以人为核心将突出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二是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这两方面的工作将使城市更加宜居。
“以人为本,公平共享”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新型城镇化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主要以拉动GDP增长为目标。虽然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但目标的优先序会影响其实现,因而具有重大意义。
对人民群众来说,对于城市化的基本要求是改善就业和居住,让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的城市化,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我们评估城市化的成果,首先要看能不能改善人民群众的就业和居住,而不能主要以城市的建设水平、经济总量等指标。如果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基础设施、经济总量都会大大提升,但那不利于人民群众的居住和就业(高房价会拉高经济运行成本,压缩很多产业的发展空间),就不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上文同时使用了“城镇化”和“城市化”两个概念,需要做一个说明。在本文中,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城镇化则是我国的战略、规划,可以说是我国城市化的一个特殊路径,其特别之处是重视镇这种“微型城市”对农业、乡村人口的吸收作用。而从实际进程看,镇对于我国农业人口转移也确实起到过非常重大的作用,例如东莞的外来人口就是集中在镇而不是中心城区。现在,镇在规划和实际进程中的作用都比以前小很多。但我国政府部门在战略、规划中还一直使用城镇化的概念,强调了各级城市(包括镇)对农业、乡村人口的吸收作用,而不只是重视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但这些年来,在关于城市化的讨论中,越来越多的意见强调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的作用,而认为发展中小城市是低效率的,更不要说镇了。这实际上是对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城镇化的路径表示了质疑。越来越多的意见认为,我国应推动都市化,即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都市化的路径,推动人口向少数大都市集中。相比之下,城镇化显得低端,而都市化高大上。都市化可以形成规模效益,促进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发展。
可见,城镇化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坚,近日发了几篇关于都市区的研究,其中对美国的城市与我国的城市做了比较。2010年,美国排名前100位的大都市区聚集了65%的人口,生产了75%的GDP。而我国2010年排名前100位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9.5%,生产的GDP占全国的50%,分别比美国低45.5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他建议,我国应发展大都市区经济,大幅度提高排名前100位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水平,重点发展20个左右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每个大都市区在1.5万平方公里左右,高密度地容纳2000万到4000万人口。
2010年美国人口略多于3亿,而我国人口超过了13亿,是美国的4倍还多。这就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有65%的人口集聚在100个大城市。根据上面的数据计算,美国100个大都市住了2亿人,我国100个大城市居住了2.5亿人,我国城市的人口规模比美国还大。再看GDP,我国100个大城市人口占19.5%,而GDP占50%,可见人均经济资源的占有已经超过了美国的100个大都市。这还能说明我国大城市的集聚不够多、都市化程度不够高吗?我国人口不能像美国那样集聚在少数城市,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决定的。
根据赵坚教授的设想,20个大都市每个都高密度地容纳2000万到4000万人口,这就是20个北京、上海或纽约、东京。如果按下限2000万人口计算,20个大都市只能容纳总共4亿人口,集聚度显然还不够;如果按上限4000万人口计算,总共容纳8亿人口,集聚度是勉强达到了预想,但4000万已经超过了目前北京的人口数量,这将引发何等程度的房价上涨、交通不便呢?
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人口的城市化不能只靠少数超大城市,而要依靠各级城市,包括镇。而且,我国城市化还要承担农业人口转移的功能,这是靠少数大都市难以完成的。从这些角度看,城镇化才是接地气的城市化路径,需要数量众多、广泛分布。
可能有人会说,都市化是市场化的结果,这被近年来人口不断向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流动所证明。但实际上,中心城市之所以能够吸引人口流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们利用行政地位占有了优势性的资源,而不完全是由市场化因素决定的。这恰好是与市场化相悖的。这种状况应该改变,否则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编辑 祝乃娟)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