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 坚守风险底线 推动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海平 北京、南京报道
2019-03-15 07:00

评价货币政策的松紧是否适度,关键要综合考虑总量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优化。

“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

江苏经济总量大、企业数量多,贷款总量持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二。与之对应的是,经济转型升级也更为紧迫,潜在的金融风险也不可忽视。

央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资料图

“对于存量风险的化解,要掌握一个稳字,防止处置时出现次生风险;对于增量风险,要突出一个早字,早做预判,完善应对预案。”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表示。

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郭新明就金融风险等多个话题,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票据套利空间渐小

《21世纪》:当前票据规模快速增长,特别是2019年1月创历史新高,你如何看待?

郭新明:从江苏的情况看,2019年1月汇票承兑金额为4549.6亿元,创江苏当月承兑金额的最高水平。

2019年1月末,江苏省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比年初新增2461.9亿元,同比多增1860亿元。不过,从我们的调查看,主要在于传统春节、逆周期调节和利差这三个原因导致的。

一是惯例上,每年1月都是银行承兑汇票签发旺季,因为赶上年度支付结算高峰,尤其是今年春节赶在2月上旬,节前支付结算高峰几乎全部落在1月份,导致今年1月份票据增加较多。二是逆周期调节因素。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市场流动性总体宽裕,货币市场利率和票据融资利率下行,企业开票及贴现的意愿增强。三是利差因素。结构性存款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利差收窄,企业开票的成本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票据业务量增加。

此外,社会上传言有企业利用结构性存款利率与票据贴现利率倒挂的机会进行套利操作,导致票据业务虚增的情况,从我们的调查看,这一情况只是个别现象的存在。当前,随着监管部门对票据业务监管的加强,以及结构性存款利率的下调,目前套利操作空间越来越小。

从对1月份票据签发较多的部分银行的跟踪调查结果看,2月份以来,随着实体企业支付高峰的回落,以及银行旺季营销压力的缓解,银行机构票据业务增长已明显趋缓。

《21世纪》:外界对当前的信贷总量扩大的意见不同,你怎么看?

郭新明:稳健是2019年货币政策的工作原则和指导思想。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具体部署,结合辖区实际创造性地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评价货币政策的松紧是否适度,关键要综合考虑总量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优化。也就是说,货币条件是否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及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是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要精准把握流动性的总量,既避免信用过快收缩冲击实体经济,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结构性去杠杆。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应保持与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同时,还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第二,要精准把握流动性的投向,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滴灌的作用,在总量适度的同时,把功夫下在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上,放在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人民银行宣布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平衡促发展与防风险

《21世纪》:江苏经济总量大,信贷投放量大,潜在的风险不可忽视,你对此如何看?

郭新明:我国金融风险趋于收敛状态,已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

总体看,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较为稳健,存贷款总量持续增长,盈利能力和流动性保持合理水平,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断加大。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良好,不良率较2018年年初有所下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和自身公司治理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省内个别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侵蚀银行业资本金和风险抵御能力。

当前,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和实施,跨市场跨区域影子银行业务快速无序发展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还是要继续推动金融机构做好资管业务转型,促进商业银行表外回表和非标转标工作,保证过渡期内存量资管业务顺利消化。

《21世纪》:刚才提到的存量风险的化解,请问有何部署?

郭新明:对于存量风险,坚持“顾全大局、稳妥有序、统筹推进”原则,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把握时机、整体谋划、系统研究、分类施策,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增强“复盘”意识,确保“打有准备之仗”和“打胜仗”,特别是对于突出风险点,要坚持用发展的观念和方法来化解风险,避免处置过程中造成的次生风险,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对于增量风险,要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原则,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强化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维护辖区金融稳定。

总体上,我们按照坚定、可控、有序、适度要求,在发展中逐步化解,把握好节奏力度,统筹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平衡好促发展与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1世纪》:人民银行总行一直发力要求引导资金更多倾斜小微企业和民企,从江苏的情况看,进展如何?

郭新明: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在2018年第四季度进行了企业家问卷调查,整体上,企业融资获得感和融资成本感受持续改善,中小型企业融资获得感更为明显。

统计显示,到2018年12月末,江苏全省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625亿元,同比增18.8%,增速较2017年提高5.6个百分点;2018年,江苏共发行债务融资工具5826亿元,同比多发1173亿元,剔除央企口径后连续第七年保持全国第一。我们在总行的指导下,先行先试推动10只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落地发行,金额合计37亿元,2019年1月份民营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91.58亿元,同比多发60.58亿元。

可以说,多举措齐头并进,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

(编辑: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