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吉·汉布林:画完成了它自己,我并不存在

21世纪经济报道 许望 北京报道
2019-03-16 07:00

3月8日,“美即惊骇之始:玛吉·汉布林的绘画艺术,1960-”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玛吉·汉布林是英国代表艺术家,早在1980年代就享有国际声誉,这是她首次在中国举办个人展览,重点展出了近年来的代表画作“水之墙(Walls of Water)”系列,以及多幅肖像画和雕塑。

Maggi Hambling portrait 2-资料图片

玛吉的自画像在展览入口处迎接观众——她面容深沉、眼神锐利,蓝色的眼眸中积攒了厚重的情绪,画面中扭曲而有力的笔触和“水之墙”的浪花相映成趣。在展览开幕前接受记者专访时,玛吉表现得远比画中活泼可亲。她顶着一头灰白的蓬松卷发,脚踩闪亮的银色运动鞋,牛仔裤的裤脚已经磨破,白色外套的领口则佩戴一枚可爱的小鸟胸针,精力充沛的样子让人难以相信她已经73岁。

玛吉·汉布林1945年出生于萨福克郡的萨德伯里小镇(Sudbury),现在仍在这里创作、生活。她常常一大早就带着速写本去萨福克郡海边,2010年的一个早晨,她沿着海岸走得比平时远了些,并不知道会有一场大风暴降临,“我从没在英国见过那么大的浪,太令人激动了,我必须把它画下来。”

“水之墙”系列由此诞生。在这一系列画作中,汹涌澎湃的巨浪定格在涌至高潮的瞬间,画面底部是几乎没有存在感的防波堤,玛吉试图展现巨浪所拥有的力量,“水泥防波堤尽管很坚固,但在巨浪面前不值一提,仿佛马上要被浪给打碎。浪在此刻既美丽又惊骇,我想,人类一直在破坏这座星球,也许这就是自然报复的方式。”

玛吉无疑拥有绘画天赋,14岁时,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考试中,她用最后的十几分钟完成了一幅画作,并取得了第一名,由此进入艺术家Lett Haines和Cedric Morris运营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展览中展出的最早期作品是她15岁时为Jonathan所作的肖像,那时她才正统地学习绘画没多久,画作已十分动人。

肖像创作贯穿了玛吉的艺术生涯。1980年,她成为英国国家美术馆任命的首位驻地艺术家,驻地期间她为英国演员Max Wall所作的肖像画引起广泛关注,这组肖像画曾先后在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泰特美术馆以及多家画廊展出并被收藏。

玛吉作肖像画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她只为爱的人而作。在这样的原则下她曾经拒绝为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作画,“我对她的感觉远远算不上是爱。”玛吉说。

她从不美化人物,而是诚实地对待自己的作品,在她看来,为人作肖像画是一件极为亲密也极具挑战的事,“我想要画出这个人内心的东西,外表像不像并不是我考虑的事情,我想捕捉的是人的灵魂。”

父亲、母亲、密友是玛吉笔下最常见的人物,她不光记录他们生前的样子,也画下他们入土前最后的面容。玛吉并不觉得刻画逝者是怪异的行为,因为画下来也是纪念的一种方式。

除了绘画,玛吉也是雕塑家,尽管她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画作,但她最为大众熟知的作品却是两件雕塑。1998年,她为纪念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而作的雕塑“与奥斯卡·王尔德对话(A Conversation with Oscar Wilde)”在伦敦揭幕。这座雕塑以一张长椅的姿态呈现,一端刻着王尔德名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中的经典台词:我们都身在阴沟,但总有人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另一端则是手拿一支烟的王尔德青铜头像。这件作品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两极化的评价,有人极度厌恶,也有人表示很喜欢。在作品揭幕后的前几年,甚至不断有人拿走王尔德手中的烟。

同样的命运五年后再次上演,2003年,她为纪念同样出生于萨福克郡的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创作了雕塑“扇贝(Scallop)”,这件作品正如它的名字,是两枚交错的高达四米的不锈钢扇贝壳,竖立的那枚扇贝壳在边缘镂刻了本杰明所作歌剧中的台词:我听见不会被淹没的声音(I hear those voices that will not be drowned)。“扇贝”被放置在萨福克郡的海滩上后,立刻引发了附近居民抗议,请愿要将这座雕塑搬走。不断有人在雕塑上喷漆,表达对它的不喜。但如今,两座雕塑都安然待在最初的地方,甚至成为游客必去的景点。

玛吉对恶评并不怎么在意,“我并不是故意要创作出有争议的作品,能被人讨论也证明了作品是有生机的。其实人们只是不喜欢改变,他们很保守,只想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喜欢新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来说,玛吉本人也是守旧的,在当代艺术已经将各种媒介穷尽时,几十年来,她仍然坚持绘画这一创作方式。她曾经在伦敦艺术大学教授绘画,在课堂上她一遍遍地强调:“不是艺术家选择了画作,是画作选择了艺术家,让你所画的东西引领你的每一笔。”在玛吉看来,绘画的最好状态就是:“画完成了它自己,而我是不存在的。”

《21世纪》:Lett Haines是你艺术生涯的启蒙者,他如何影响你的创作和人生?

玛吉·汉布林:Lett是我的人生导师,当我15岁时,他告诉我,如果我要成为艺术家,就要让作品成为我最好的朋友,无论我在怎样的心境下,永远向作品倾诉。不管是疲惫、无聊还是开心,去找我的作品,去和它对话。这是别人告诉过我的最重要的事情,我也的确一生都在按他说的去做。

《21世纪》:对你来说,绘画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玛吉·汉布林:绘画的身体互动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当我站着绘画,在画布前移动,这种身体互动让我觉得真实。我们有电视,有电影,但这些东西只是从眼前一晃而过,而画作需要观众站在它面前与之建立联系。看画是需要时间的,这比其他的更困难。

《21世纪》:你曾经多次描绘过至亲之人死亡之后的模样,在多次直面死亡后,你现在对于死亡是怎样的态度?

玛吉·汉布林:我非常害怕死亡,太害怕了。我非常努力地创作,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画画,因为不然我就会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人年纪越大,剩下的时间就越少,我只能更加地努力,就像那句话说的:1%的灵感,99%的汗水。

人都是这样,20岁的时候觉得30岁老,30岁时觉得40岁老。但其实就算50岁我也觉得还行,因为那也才人生的一半,但60岁就开始变得糟糕,现在我73岁了,我已经对此无能为力。这个展览里最早的一幅画是1960年我15岁时创作的,那幅大笑的人是最近创作的,所以的确是画了很多年。

《21世纪》:为什么只画你爱的人?

玛吉·汉布林:我的作品是对生命中感动我的事物的回应。而且我认为,一幅画作只有先感动了艺术家自己,才能感动观众,而爱在其中扮演很关键的角色。

《21世纪》:和早年的肖像画相比,你近年来的创作似乎更抽象了,是吗?

玛吉·汉布林:不,一点都不抽象,完全是具象绘画。有人说在“水之墙”的画面中能看出人的形状、脸还有动物,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没关系,但我其实并没有画这些东西,都是画作自己生成的。最好的画作都是自己完成,我不觉得我在其中有做什么贡献,凡是我自己有意识画出来的,都是糟糕的画作,都会被我扔掉或毁掉。

《21世纪》:这是你第一次来中国举办个展,你觉得你的画作中有哪些部分会让中国观众产生共鸣?

玛吉·汉布林:我很激动能第一次来中国展出,我一直很仰慕中国的水墨画,每一笔都有意义,非常美。这次展览中,我在我父亲95岁时为他画的肖像也是水墨画。不过艺术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当人们观看我的画作时,我绝不需要一个人在旁边翻译,因为画作自己会表达。(编辑 董明洁 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