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立美术馆藏品成负担 出售引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许望 综合报道
2019-03-16 07:0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公立美术馆宣布出售馆藏艺术品。3月12日,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馆长Charles L. Venable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介绍称,该馆自2011年起对馆藏艺术品进行评级,并出售或捐赠了评级较低的4000多件藏品。

此前,旧金山当代美术馆公布将拍卖一幅艺术家Mark Rothko于1960年创作的色域绘画代表作,目的是扩充新艺术品的购置基金。而巴尔的摩美术馆则宣布出售7幅白人艺术家的作品,用以丰富少数族裔艺术家藏品。

公立美术馆是否有权出售其藏品一直是个争议话题。然而随着近年来美术馆面临的诸多现实挑战,这一充满诱惑力的选项正被越来越多地讨论与实践。

“臃肿”的藏品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公立美术馆的馆藏艺术品应是“只增不减”。只有当确认艺术品是仿作或伪作时,美术馆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注销”(Deaccession)。对于历史悠久的美术馆而言,处理过于庞大的馆藏成了一大难题。

成立于1883年的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就面临这一困境。由于高额的遗产税等多重因素,不少私人艺术藏家选择将整个收藏系列捐赠给美术馆。虽然其中部分艺术品很有价值,但其它大部分质量一般,不适于展出,只能长期保存在艺术仓库中。

2011年,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打算斥资1400万美元扩建仓库,但馆长Charles L. Venable在最后时刻否决了这个计划。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新建仓库意味着吸引更多藏品,随后则又要建立更大的仓库,最终我们大部分的资金都要用在藏品仓储上,我不认为这是可持续的做法。”

Charles介绍说,馆藏艺术品不仅需要更多占地空间,维持其恒温恒湿的环境所需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也将不断消耗美术馆本就不够用的运营资金。而事实上,这些艺术品中真正值得向公众展示的作品只占8%-10%。

随后7年里,在馆长的推动下,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邀请专家组对所有馆藏艺术品按A-D四个等级进行评级,并对评级为C或D的藏品进行出售或赠出。至今,美术馆已经削减了多年来积累的54000件藏品中的4615件,大幅缓解了藏品过多的压力。

Charles馆长补充说:“我们的评级策略并不单单考量艺术品本身的质量。如果我们拥有同一位艺术家的多幅作品,其中一些次要藏品就会获得较低的评级。对于我们而言评级为D的作品,对私人藏家或其他艺术机构而言或许评级就是A,而且它能够获得更多的展示机会。因此这一举措对交易双方和公众而言都是有益的。”

出售引发争议

由于处理的艺术品并非关键性藏品,很长时间以来,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的做法并未遇到过多阻碍。但近年来,不少美术馆为缓解经济压力,开始出售更加重要的艺术品,这些举动则面临更多质疑声音。

2014年,负债1980万美元的特拉华州美术馆决定以拍卖藏品的方式还债。这一举动引发了轩然大波,美国美术馆馆长协会(AAMD)要求全国其他美术馆停止与特拉华州美术馆的合作,并谴责这一行为。而特拉华州美术馆理事会2014年接受NPR采访时辩解称,理事会花了5年时间尝试扭转盈亏,均以失败告终,出售艺术品是不得已的办法。

2017年,马萨诸塞州伯克希尔郡美术馆决定通过拍卖的方式出售估价为5000万美元的40件艺术品,为美术馆的翻新工程和日常运营提供资金支持。对此,AAMD重申了美术馆出售作品的一项原则:“艺术品不得被视为可支配资产。”同时AAMD也在声明中表示:“允许美术馆将出售所得用于其他艺术品的购买,或用于对已有藏品的维护,但不能用于支付美术馆工作人员工资等其他类运营成本。”

2018年,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美术馆决定出售安迪·沃霍尔等七位艺术家的作品,以筹集资金购买更多少数族裔艺术家的作品。巴尔的摩美术馆馆长Christopher Bedford在2018年接受Artnet采访时表示:“考虑到巴尔的摩非裔族群占比超过60%,美术馆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相应地调整藏品结构。”这一做法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可。

2019年2月,旧金山当代美术馆表示将委托苏富比拍卖一幅Mark Rothko的作品,以“更好地拓展馆藏的多样性”。作为色域绘画的代表作品,这幅Mark Rothko的《无题》在苏富比的拍卖估价高达3500万-5000万美元。出售如此重量级的作品,使旧金山当代美术馆很快成为众矢之的,其“拓展多样性”的说辞也遭到质疑。

艺术评论家Tyler Green在社交媒体评论称:“旧金山当代美术馆对展述一段完整的艺术史好像没什么兴趣。”洛杉矶时报艺术评论家Christopher Knight表示:“对Mark Rothko这样的艺术家,美术馆应该做更深度的收藏,而不是抛售他的作品。”长居旧金山的艺术家Tom Marioni则表示:“交易掉一件Rothko意味着应该换来一件Pollock,而不是多样性。”

规则仍需探索

事实上,正是担心博物馆会对藏品随意处置,不少私人艺术藏家在捐赠时附带有一定条件。而一些美术馆当时为了能够得到捐赠,也同意接受这些条件。

1985年,达拉斯美术馆接受了慈善家Wendy Reves女士捐赠的1400件艺术品,同意将五间展室完全按照Reves女士在法国南部的别墅原样布置。2015年,Stefan Edlis为芝加哥艺术学院提供了一系列总价4亿美元的艺术捐赠,但要求芝加哥艺术学院保证这些艺术品在未来50年内不得出售,且必须一直展出。

即使捐赠者并未提出此类要求,当美术馆出售艺术品时,除了违反行业规范和引发舆论危机外,也面临着潜在的法律和道德风险。圣克鲁斯艺术历史博物馆馆长Nina Simon在2018年接受Hyperallergic采访时表示:“美术馆在税收政策上享受的优惠以及艺术品的公共资产属性,使得此类交易很可能会损害公共利益。”

另一方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更有意义的探讨在于对此类交易设立更完善的规则。例如AEA咨询创始人Adrian Ellis提出了著名的“埃斯利规则”:要求美术馆在出售藏品时,对买家的所有权做出限定,保证藏品得到恰当的保护和公共展示机会。不过与此同时,美术馆在如何分配资金方面也应获得更高的自由裁量权。(编辑 董明洁 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