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是一种定价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力
2019-03-16 07:00

本力

读大学期间,我们几位爱好读书的同学曾慕名登门拜访一位哲学教授。这么多年过去,他当时对我们讲了什么,早已记不清,唯独一句玩笑般的告诫言犹在耳:“你们学经济的千万不要成为经济动物!”

《经济动物》-资料图片

在经济学迅速蹿红成为显学的上个世纪90年代,以及这样谆谆教导的情境下,首次听到“经济动物”这个词,正如终于读到《葵花宝典》却发现“欲练神功,须先自宫”。所以,虽然并不知晓其原因何在,但听一次能记一辈子。

而今,终于看到一本以《经济动物》为名的经济学著作,不免觉得有些侥幸者的感慨和好奇。更何况该书为“神一般存在”的鲍尔斯(Samuel Bowles)教授所作,而且还花费了这位世间极其罕见的能熔马克思经济学、博弈论、行为和实验经济学于一炉的经济学家将近30年的时间。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自利的人类如何演化出利他道德”,这恰恰是把握经济学核心秘密的一把钥匙。

“自利与利他”似乎过于抽象,即便书中引述的“蜜蜂的寓言”,亚当·斯密笔下的屠夫、酿酒师等经典例证,也终究让人有距离感。

要知道,就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还引发了全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几乎都卷入一场价值观、人生观的大讨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曾研究过许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共同规律,他发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必定伴随着流行价值观念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原因”。从欧洲的历史来看,贪欲在中世纪就被认为是七宗罪中最致命的一项,但12世纪后随着商业活动的扩展,利己主义却逐渐可作为高尚的动机获得认可。其中,以孟德斯鸠“有商业的地方就有美德”的名言最有代表性。

显而易见,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增长,国内在价值观上最大的变化也集中于对利他、利己的认识方面。只是,《经济动物》这本书所揭示的要更为复杂。

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指出:机构会利用卑鄙的动机达成高尚的目的,《经济动物》也认为自利的人类能够演化出利他道德,但其讨论的起点是:特定的政策和激励措施与道德伦理之间还会存在负的协同效益,并以十多个案例来说明。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是:以色列海法的一家幼儿园对接孩子迟到的家长罚款,结果实施后家长迟到得更多了,而且到达的时间比先前要晚2倍。其原因在于,罚款相当于为迟到定价,父母道德愧疚感就被抵消,他们甚至认为迟到是他们可以购买的一种商品。

这个案例早在几年前红极一时的美国哈佛大学桑德尔 (Michael Sandel) 教授的《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一书中就被讨论过。但桑德尔只分析了不能买卖,鲍尔斯教授更进一步总结了非市场的激励如何改变人们的偏好和行为,并产生了市场之外的平等、法治、公共宽容等。

鲍尔斯教授认为制度取决于个体的偏好,但这个过程是互动的,即制度又反过来影响个体的偏好,制度通过群体规范等形式来塑造个体的偏好。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个体偏好和制度是共生演化的。他将激励塑造人的善行的机制分为内生性偏好与情境依赖型(或结构敏感型)偏好两种。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内生性偏好状况下,激励措施会影响长期学习过程,效果可以长达几十年,乃至终身。偏好的形成取决于同他人的社会交流,尽管中年后会有偏好出现调整的可能性,但学习过程在青少年阶段之后会明显减弱。这会让人们在社会中形成新品位、养成新习惯、进行伦理坚守和获得其他优良的品格。

在这种偏好与激励措施的良性互动中,职场的工作环境、职业伦理对于个人的这种学习养成机制的影响最为典型。书中也引述了社会心理学家梅尔文·科恩和他的合作者的研究:“职业自我引导经验会对个人价值观、取向和认知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纪伯伦在《先知》中的诗句所示:“你们工作,因而能跟上大地的步伐,紧随大地的灵魂在工作时,你们仿若长笛,时间的呢喃穿透内心化为音符,工作是爱的呈现。”

我进而想到,按照科斯定理,与市场、企业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对应,与市场以价格为单一激励机制不同,组织的激励措施更有利于促进内生性偏好。在一篇论述“看不见的手”定理的文章中,培养出了最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阿罗写道: “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道德必须在某些情况下充当价格的角色,而非相反。”

所以,不仅市场提供了定价功能,伦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价机制。(编辑 董明洁 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