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丨丈夫患癌的她念念不忘:“告诉人家不要吃槟榔!”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3-21 14:15

“还不是槟榔吃多了。”说起这个,谭嫂心疼又无奈,“之前就听说吃槟榔容易得口腔癌,就不让他吃,但说了也没用,为了这个事情我经常和他吵架。”

如今她丈夫谭大哥正躺在湘雅医院的病床上,由于还没拆线,右脸颊有明显手术缝合的痕迹,像黑色蚯蚓在泥土中穿过,从右颧骨下一直蔓延到右颈部。

病床旁,谭嫂不时拿纸巾、棉签轻轻擦拭大哥嘴角的口水。气管被切开,还塞了呼吸设备,谭大哥不能说话,也不能随便乱动。

槟榔,尽管200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级致癌物,但这个行业却一直在野蛮生长。从沿街叫卖到冠名营销,槟榔业越来越火。

其实,“槟榔致癌”的说法不少人都听过。遗憾的是,槟榔厂商铺天盖地的广告仍与“致癌”宣传形成拉锯,嚼槟榔的人也心安理得地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享受着口舌刺激。

这种互相拉锯的状态或许将被打破。日前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下发了一份通知,要求湖南所有槟榔生产企业从3月7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

“槟榔在口,精神抖擞”,这样的广告语可能再也看不见了。这可能是第一步,很重要的第一步。

槟榔产业的大伞已撑开

槟榔起源地不详,有文献指出其可能的原产地为马来半岛热带雨林,但如今已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东非等区域,还有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

这些地方说起来与内陆的湖南相距甚远,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小果子就开始在湖南流行开来。

北京人打招呼问“您吃了吗?”不一定是真的要请您吃饭,但湖南“老口子”若打招呼说“恰个槟榔不咯?”真就会顺手递上一枚。

在湘潭亦或在海南,槟榔取代清茶、香烟,成为一些人家待客的首选。

对于谭大哥吃槟榔这事儿,家人也试图劝过,但人家就好这口儿,劝得多了反而会吵架。

“跟他讲不听啊!”当记者问到知不知道槟榔致癌时,李大爷的儿子有些生气。从三块钱一包到五块钱一包,再到15块、25块,李大爷吃的槟榔价格越来越高。

近年来,湖南已成为内地最大的槟榔加工、消费基地。

这不仅仅是民间盛行吃槟榔,也是商业疯狂运作的结果——但这两种现象就像鸡和蛋,先有谁,已不得而知。

工商数据显示,全国一共有9441家从事生产加工或销售槟榔的企业,其中湖南省有4058家,位居第一;海南省以3732家位列第二。

据《湘潭日报》报道,2017年,湖南湘潭从事食用槟榔加工的规模企业30余家,年产量20余万吨,就业人员近30万人,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在海南,槟榔种植也超越橡胶成为该省产值第一的热带经济作物。截至2016年末,海南槟榔种植面积超过150万亩,成为海南近230万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在龙头企业的推动下,槟榔深加工的技术越来越繁复,口味也越来越多,这为槟榔从湖南、海南走向全国创造了条件。作为一个口腔科医生,蒋灿华每到一个城市都喜欢找一下当地卖槟榔的地方。从多年的出差经历中,蒋灿华感觉到槟榔有明显的扩散趋势,从湘潭到整个湖南、再到湖北以及北京、广州、上海等其他地区。

“以前只能去小摊贩那里买鲜切的槟榔,用塑料袋打包带走,既不方便携带,也保存不了太久。现在都是大规模加工,真空包装,保质期变长之后,槟榔的流动性大大增强,袋装的槟榔街头小巷到处都是。”蒋灿华说。

就这样,湖南人到外地打工,可以大包小包的把槟榔带出去,外地人来湖南,也开始学着吃槟榔。

从地域上看,湘潭位于湖南中部腹地,深处内陆,本地本不产槟榔,距离主产地海南也很远。为何湖南人喜欢吃槟榔,除了把劲头十足的槟榔与湖南人的性格联系在一起之外,网上还流传各种说法,但都没有确切的依据,到头来还是一句“风俗习惯”解释。

但除民俗以外,还应关注的是槟榔的成瘾性——而这点常常被券商研报用于剖析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像我以前到大连做工,都会带槟榔过去,没办法,上瘾,像抽烟一样。”手术之后的李大爷躺在病床上,精神很好,但正如之前提到的,大爷说话时含混不清。

蒋灿华也指出:“咀嚼槟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成瘾行为,比如说有戒断症状,一旦尝试戒除,他就会无精打采,会打哈欠,会想方设法会得到这个东西。”

但是槟榔企业在宣传的时候刻意忽略了这点,并且反驳我们下面要说的另一点——槟榔致癌性。

未被广泛承认的致癌物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下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搜集了7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篇槟榔研究报告后,经专家探讨,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

但是也有相关方并不认可这个结果。据新京报报道,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杨勋曾提供给媒体一份《关于对“槟榔致癌”的不同意见及情况说明》。

这份“说明”中写道:当初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的报告是以南亚、东南亚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情况做出的调查统计或结论,并未在湖南采样,以这个报告来说湖南槟榔致癌,是站不住脚的。

不过在2017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致癌物完整清单,“槟榔嚼块”在其中被明确列为一类致癌物。

同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科在《中国牙科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湖南口腔癌患者数量的研究论文,对长沙当地五所医院口腔癌患者进行统计,发现从2006年到2016年,十年间因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所占比例从23.94%飙升至85.53%,人数则翻了将近20倍。

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此前被卫生部(现卫健委)列为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从1986年就开始研究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下简称OSF),这是一种癌前病变,在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论文中,将其描述为“与嚼食槟榔有关”。

虽然有上面的数据支撑,蒋灿华清楚,毕竟只是长沙本地5所医院,样本太小。“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要我马上揭示为什么得口腔癌、怎么得的口腔癌,全世界都没有解决。但是槟榔致癌这个是肯定的。”蒋灿华说道。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到湘雅医院病房现场做了个调研,50张床有45个是口腔癌,其中44个有长期嚼槟榔的历史。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反之亦然。蒋灿华说,槟榔确实是一味中药,但是药用槟榔跟嚼食槟榔方式不一样,药用槟榔是拿来煎水喝,这是针对全身的,剂量很低。但是如果嚼食的话,对口腔的刺激最大,本身槟榔的纤维也会破坏口腔黏膜。

“虽然目前槟榔致癌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但是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物理方面的刺激,槟榔属于粗纤维,长期咀嚼会对口腔粘膜有慢性损伤,导致OSF;其次是化学因素,槟榔里含有的槟榔碱、槟榔次碱等,槟榔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卤水、调料中都含有致癌物质。”蒋灿华解释道。或许正是因为医学界尚不能明确槟榔致癌的病理机制,那些嚼槟榔的人才会像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一样,对于外界的呼喊不管不问。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宗旭)

(编辑:曾静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