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丨腾讯医疗AI辅诊技术:助力诊断治疗“不死的癌症”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韩迅,王英旭,实习周玲 上海报道
2019-03-25 17:46

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像帕金森病这样的运动障碍疾病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截止2017年4月,全球已有超过10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有约300万在中...

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像帕金森病这样的运动障碍疾病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截止2017年4月,全球已有超过10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有约300万在中国。

有人把帕金森病称为“不死的癌症”。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运动障碍病症之一,帕金森病症状体现为静止性震颤,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手抖、运动迟缓等。由于缺乏多巴胺,人体运动功能出现障碍。如果不治疗,在帕金森病晚期,病人就无法动弹。

帕金森病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老年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常规的治疗手段是,医生根据量表分析判断病情阶段,再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然而,针对帕金森病的运动评估费时费力。一般来说,医生需要使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观察病人的动作,再根据量表进行评分。由于患者的主观描述、医生的肉眼观等的主观因素,不同的医生可能给出不同的评分。“医生最怕的是常见病的非典型症状,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腾讯医疗AI实验室主任范伟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传统运动评估面临的难题。

AI辅助运动评估

2017年,腾讯医疗AI实验室成立。2018年11月,腾讯牵头启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攻坚AI临床辅助决策技术。腾讯医疗AI实验室与全国多所三甲医院合作,在医生觉得需要帮助的地方,通过技术帮助医生诊断。范伟提出:“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科研,才能保证AI真正在医疗环境中有价值。”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范伟博士从事AI领域研究已有20多年,专注于医疗AI领域已达数年之久。作为腾讯医疗AI实验室负责人,他强调了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在他眼里,了解医生的感受、医生碰到的问题,知道病人的需求,这样才能实现AI的价值。

帕金森病的诊断一直以来存在着瓶颈。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王坚教授指出,帕金森的早期症状可能轻微到医生凭借肉眼无法判断病症。针对得病初期的患者,家庭医生、社区医生的诊断正确率只有50%左右。王教授认为:“AI在判断运动的细微差别上有优势,它有机会在这方面比医生做的更好。”另外,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不了300多万患者的需求,慢病管理也成为一个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帕金森病的辅助诊断治疗成为实验室瞄准的第一个课题。实验室正在研究将视频分析技术用于运动障碍症领域。这项AI辅诊技术由腾讯医疗AI实验室和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王坚教授合作研发。评估过程很简单,患者无需穿戴任何传感器,仅需站在摄像头前,按照指示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在短短3分钟内即可完成帕金森患者的运动视频分析,辅助医生将诊断速度提升了10倍。此项技术填补了帕金森运动功能辅助诊断的国内外空白。

对于帕金森病而言,如果用AI辅助医生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客观的运动评估,不仅可以节省医生的时间,而且能够减少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如果临床试验后取得进展,能够辅助患者早期诊断。

患者在居家场景参与慢病管理

AI不仅能辅助运动评估,而且能在慢病管理方面提供帮助。范伟提到:“运动评估是一个开始,我们也在做慢病管理,旨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会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产生长期影响。在不同的阶段,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可能会有不同的疑问,但是病人面对面咨询医生的时间有限。王坚教授提出,自我管理和专业指导结合的方式能够让患者更便捷地获得专业咨询。

王坚及其团队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慢病管理的方式。借助移动终端,让患者使用专业评估工具,参与到自己的慢病管理中。患者定期在APP上按照指令拍下一系列动作,上传视频对病情进行记录,同时可以在线提问医生。此外,APP中专业讲座的视频有助于回答患者提出的常见问题。王坚指出:“在这个过程中,AI对患者上传的视频进行病情严重度自动定量评估,把医院场景才能做到的事情变成在居家场景下能做到的事情。”

AI技术有助于临床医生找到针对患者的个性化规律进行更完善的治疗,同时能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它也面临着患者认可、合规等方面的挑战。在范伟看来,AI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需要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而且,AI辅诊技术的临床测试所有过程都必须合规,医疗行业是法规性很强的行业,范伟认为:“如果不合规,它永远是个IT产品。”

(作者:韩迅,王英旭,实习周玲 编辑: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