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推动教育均等化 提高劳动生产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04-02 07: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日前,媒体关注到在一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厌学症”在不少贫困家庭中滋生、流行,并深感忧虑。

中国属于自古以来重视教育的文明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创造增长奇迹,与教育普及产生大量优质劳动力是分不开的,他们能够迅速掌握新技能,尤其是参与制造业全球分工而引入的新技术,从而提高了中国劳动生产效率。

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需要通过创新继续提高经济的质量与效率,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顺利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这里的人才不仅仅是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也包括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是中国人力资源的全面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就成为关键。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但是,也正是在当下,中国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产生了一些分歧。一方面,城市家庭大部分极为重视孩子教育,为此不惜耗费重金参与各种课外培训,希望能在高考获得好成绩,这种竞争性的教育投入已经成为城市中产阶级家庭最大的压力之一。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则开始流行“读书无用论”,学生也开始产生“厌学症”,这种对教育的忽视不管是对家庭、孩子成长还是国家发展,都极为不利。

在传统中国以及后来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只有通过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教育几乎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唯一手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开始逆转之后,市场上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大增,出现蓝领收入高于白领的现象。

一方面,常年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工资低,另一方面,保姆、快递员、销售中介等岗位工资大涨,制造业工厂招不到工人。这种对教育与技能要求不高的低端服务业劳动力需求大增,让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教育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手段,即使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劳动力需求大,也可以通过打工养活自己,不奋斗也有饭吃、有衣穿,因此,读书无用论开始流行。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农村地区的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本身家庭不关注子女教育,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又比较低,与城市教育资源与家庭投入相比,农村学生能够在竞争中考上好大学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很多人感觉上学是浪费时间,产生厌学、逃学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学生在没有严格的家庭约束前提下,过度沉溺于网络直播、手机游戏等娱乐中不能自拔,对社会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如果读书跟不上,很容易模仿一些视频中的大哥去混社会,不想吃苦受累去从事制造业工作。

长期以来,社会和家庭过度关注物质收入的增长,当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家庭还没有足够的物质财富与稳定生活,当地财政没有足够财政收入,他们对教育就会不够重视,尤其是对父母而言,这是一个竞争性的攀比的社会,他们更在乎眼前的收益,教育子女则是一个漫长的包括精神和资金的高投入过程,对他们而言,可能认为成本大于收益。

读书无用论的社会风气与全民性的沉溺网络娱乐,导致底层社会对学生厌学、逃学容忍度大幅提高,只剩下学校为了完成控辍保学的任务积极介入,但是,因为没有家长的配合,政府的投入,单凭老师的力量无法抵抗这种强大的社会风气。

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想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城市家庭则以举家之力投入到子女教育竞争,希望通过教育维持和提高未来的社会地位,生怕落后。但是在大量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分配较少,家长也没有能力投入,导致农村学生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过低,这种情况需要改变。

这种不均衡的教育现状需要改变,因为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力主体是蓝领,他们的教育素质与职业技能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效率高低,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与此同时,扭转社会风气,强化家庭教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