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提升化工业治理水平需要政府企业齐发力
监管部门与企业应该一道提高中国化工业的治理水平,大幅降低污染,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在响水爆炸事故之后,江苏省日前发布了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要求至2020年,全省化工行业企业数量减少至2000家,2022年化工企业数量降至1000家。
这次事故带来了巨大损失,尤其是夺走了许多人珍贵的生命。正因如此,对于事故的调查应该深入细致,查找问题,举一反三,亡羊补牢。应该以更精准化、精细化、差异化的思维来进行整顿治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壮士断腕”。
4月8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讨论了《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会议要求,历史全面辩证地看待化工产业,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系统推进全省化工产业整治提升工作。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园区必须关闭,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园区必须关停,对落后低端企业必须淘汰。对符合安全生产、环保标准的企业要支持技术改造、支持配套产业、支持完善产业链。江苏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手段,依法依规稳妥推进整治提升。
多年以来,中国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及安全生产,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创造更好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倒逼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过去几年,这几项工作获得了飞跃式的进步。
在落实环保以及安全生产政策的过程中,一些基层政府切忌采取一刀切的治理方式,看似“不折不扣坚决落实”,实则是不愿作为、不会作为、不敢作为的懒政,用粗暴的方式牺牲企业,减少自己应该承担的管理责任。自去年以来,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地方政府避免在环保、安全等领域采取“一刀切”式管理,避免形式主义。
去年7月,江苏省环保厅改变了“一刀切”的做法,提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的解除与否不再依赖于环保部门的核查、验收等程序,而是取决于排污者自身整治达标情况。
长江化工带的治理要求也被地方政府简单化为以企业与长江之间的距离为标准,在范围内的就要关停。事实上,治理是要求从本质环保和本质安全出发。长江经济带化工整治刻不容缓,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因为太多历史欠账需要还清,企业也需要时间攻破技术难关,很多企业都有意愿在环保和安全领域加大投入,但有些投入效果甚微。
环境治理并非一夕之功,需要时间,除了有宏观政策导向,还需有细致的处理方案。监管部门需要更专业化、规范化,而不能行政任务导向,对企业一关了之,要优化园区和产业规划,发挥法律和市场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不能一方面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则以规模为标准淘汰企业。应该按照市场化和法制化思维,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尤其是很多以技术见长的精细化工大多是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行政去产能的做法需要慎之又慎。
我们遗憾地看到,事故发生后,资本市场做出最激烈的反应,相关行业的分析师、投资者,积极支持通过行政手段在化工领域去产能,大幅提高行业集中度。这是因为去产能会导致整个化工行业价格上涨,从而有利于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上市化工企业的营收,最终表现为相关化工股股价大幅上涨。用投机性思维消费造成巨大伤亡事故的做法,是不道德的。
中国危化行业准入门槛本相对较高,大规模关停工厂无疑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造成产品供给收缩,而且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增加新产能,就会造成主要作为原料的化工品价格上涨,冲击下游行业。这种干扰会对多个行业乃至宏观经济造成难以预料的冲击,有些下游行业甚至可能加速外迁。
化工安全、环保事故一旦发生,很容易产生严重后果。对于监管部门而言,需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包括优化布局、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更包括日常监管的科学化、细致化,提高专业能力。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亟待提高质量和效率,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在环保和安全等领域下功夫,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已经没有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的空间,需要把工作做实,关键要靠科研投入与技术进步,提高管理能力。
长期以来,化工业粗放式发展带来后遗症,人们普遍对化工企业存在恐惧,进而产生邻避运动,这不利于中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工是基础产业,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监管部门与企业应该一道提高中国化工业的治理水平,大幅降低污染,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促进技术进步。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