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400亿“卖掉”格力电器 谁来接盘?
大股东400亿“卖掉”格力电器 谁来接盘?
格力电器(000651)4月8日晚间公告,格力集团函告公司,格力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持有的格力电器总股本15%的股票。本次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将发生变更。格力集团后续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公开征集转让的具体方案。公司股票4月9日复牌。
公告说了格力集团要转让格力电器总股本15%的股票,按照停牌前的收盘价47.21元/股计算,这笔转让就要400亿,谁来接盘,引发市场猜想。
在前十大股东中,珠海国资委的格力集团是控股股东,但持股比例只有 18%;第二大股东是格力电器经销商组成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持股 8.91%;第三至第九大股东为各大投资机构,例如中国证金、中央汇金、社保基金等;第十大股东是董事长董明珠,只占 0.74%。
记者了解到,此番格力集团将会制定受让该部分格力电器股权的具体“门槛”。而即便有一定的折让,400亿元也并非是一个小数目。
接近格力电器的业内资深人士”向媒体放出风声说,格力集团将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名义,公开拍卖所持格力电器股权。
另外,也有观点猜测该部分股权可能划拨给更高一级的国资委。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金融学教授郑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认为,格力电器可能“更换一位更能担起格力未来发展所需能量和市场号召力的股东” 。不过,郑勇同时说:“但具体是谁,现在还很难判断。不过如果是转让给高一级的国资委,则治理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股权分散 伊利股份预计耗资106.37亿元回购
伊利股份8日晚间公告,拟以不超过35.00元/股价格回购股份,回购比例为2.5%-5%,本次回购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据公告显示,此次回购的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作为后期实施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476.06亿元,总负债为195.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9.16亿元。若按照本次回购股份数量上限303,906,380 股及回购价格上限35.00元/股计算,公司预计使用资金106.37亿元。
伊利股份长期以来都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股权较为分散,没有实际控制人。
截至2018年年底,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即通过陆股通买入的外资;呼和浩特投资公司持股8.86%排名第二;董事长潘刚持股3.88%排名第三;而在第5大股东阳光保险之后,没有任何一个单个股东持股超过2%。
公司明确表示此次回购股票计划的用途为“实施股权激励”,显然是想将管理层牢牢绑在同一战车上。因为这类股权分散、经营优秀的公司,常常成为资本巨鳄的目标,谁也不希望2016年万科争夺战那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券商股3月业绩亮眼 国泰君安净利润环比增近五成
多家券商昨日晚间公布三月业绩,其中,国泰君安(601211)3月非合并净利润13.9亿元,申万方面合并净利润实现6.98亿,西部证券(002673)、江海证券、广州证券分别实现利润2.9亿、1.66亿、5624万元。其中业绩较为亮眼的国泰君安净利润环比增近五成。
A股上市券商当中,2018年海通证券以32.93亿元投行业务收入居于榜首,中信建投(601066)(30.49亿元)、中信证券(600030)(27.88亿元)分居二、三。投行业务收入逾10亿元的还有国泰君安、招商证券(600999)、广发证券(000776)、东方证券(600958)4家。头部券商投行业务延续压倒式优势,排名前五的收入占据行业投行收入接近半壁江山。
科创板及试点注册制让券商投行业务持续吸睛,但利润数据证明,当前的证券业依然是“得经纪业务者得天下”。以2018年报为例,中信证券以98.94亿元的经纪业务收入居于首位,广发证券、华泰证券(601688)、东方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紧随其后,均超过60亿元。方正证券经纪业务也表现突出。去年方正证券(601901)总收入57.23亿元,其中经纪业务贡献收入46.71亿元,占比超八成。另外,银河证券、东方证券的经纪业务占比均在70%以上。
虽然投行业务领域的龙头化趋势愈发明显,不过,中小券商仍旧可以凭借区域优势、精品行业实现差异化突围。业内认为,目前中小券商的发展思路主要体现为“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区域化突围也是部分券商的发展方向,例如东吴证券(601555)扎根苏州、中原证券(601375)扎根河南。
本文来源财富动力网,未经财富动力网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合作请联系:周先生(020-6621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