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60天进不良?银行遭遇“过严”监管引关注
近日,有消息称,有地方银保监部门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而这一新规影响几何,监管尺度是否过严?一时间,成为市场热议话题。多名业内人士认为,全面实施这一要求的可能性不大。
另据报道,有四位来自银行业高管认为这是以更审慎严格的标准来划分资产,只是加剧而非促使资产质量分化。对于资产质量优者,再严格的口径也只是顺带之举,事实上不少不良率低的上市银行,早已将逾期60天计入不良,甚至还可以在不推高不良率的前提下承受逾期30天进不良;对于资产质量劣者,更为严格的标准也只是“伤口上撒把盐”,其实,部分地方监管部门鼓励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的非硬性要求,远不如去年“逾期90天进不良”的消息影响力大。
“对我们这样不良率低的银行来说无所谓,我们逾期90天以上占不良的比例已经降到70%以下了,意味着很多逾期60天以上的也已实质性调入不良了。但一些不良率本来就高的机构就惨了,这个数字(不良率)会变得很难看。我觉得监管部门不太会愿意看到这个结果,所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可能性不大。”一家东南部上市行副行长告诉记者。
邮储银行副行长姚红日前在2018年业绩发布会上透露,“截至2018年末,逾期3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比重已达到97%,逾期60天以上贷款已基本全部纳入不良。”
据了解,早在去年6月,监管就明确要求逾期90天以上贷款计入“不良”。彼时消息称,属于地方银监局管理的地方法人银行则获得一定的缓冲期限,按各地实际情况,有些地方银行甚至可以延期到今年达标。
而此前还有银行将90天以上贷款计入“不良”后,资产质量方面出现恶化。郑州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 2018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2.47%,比年初上升0.97个百分点。
郑州银行解释称,其已于2018年四季度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贷款并足额计提拨备。不良认定从严令该行的不良贷款偏离度下降至95.36%,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也上升0.97个百分点至2.47%。
目前,为了鼓励银行扶持三农,涉农贷款的不良容忍度已有放宽:涉农贷款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年度目标2个百分点(含)以内的,可不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对于小微,监管的最新提法是,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可在“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适当放宽。
但对于整个民营企业群体的不良率容忍度,监管目前尚未有确切说法。上述多位银行业人士呼吁,如果要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分类监管考核机制与提高不良容忍度,应该被纳入考虑范围。
本文来源财富动力网,未经财富动力网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合作请联系:周先生(020-6621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