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胡必亮: 阐释“一带一路”应从“经济角度”解答三个问题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近40位外方领导人、共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将参加本届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一带一路”理念比较宽泛,需要更好地向其他国家阐释。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胡必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可更好地从“经济角度”对外阐释“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框架下,大量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能够有力拉动投资、消费、进出口,刺激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也能通过国际产业合作,使未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国家融入,产业链的全球扩展对各国都有好处。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胡必亮-资料
合作应进一步体现“多边性”
《21世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进入第六年,在你看来,有哪些成就与不足?可在哪些方面改进和提高?
胡必亮: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日前谈到了四个方面:发展规划和政策对接不断展开、全球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平台不断完善、助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除此之外,我认为五年多来,“一带一路”的制度框架已基本构建起来,也比较清晰。我将其归纳为“12345”:“一体”,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最终目标;“二性”,即开放性、包容性,这是其主要特性;“三共”即共商、共建、共享,这是基本原则;“四互”,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是基本精神;“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是主要内容。其次,一大批建设项目已落地,一些项目已取得早期收获。第三,“一带一路”的保障方面已有很大提升,包括资金保障、安全保障、民心保障。
至于不足的方面,五年多来,“一带一路”更多地是开展了双边合作,无论在项目层面还是民心相通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双边性”,在多边合作方面做得还不够。事实上一个项目多边参与,比如沙特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仅能够降低我方的风险,也能让更多国家受益,从而使它们更加积极地支持“一带一路”。所以未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应进一步体现多边性、多元性,鼓励多方参与。
其次,“一带一路”在项目选择上目前比较多地集中于政府的“大项目”,似乎对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小项目关注不够。实际上,大项目的周期长,距离老百姓生活较远,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 而一些对老百姓日常生活有重要影响的中小项目,如灌溉工程、饮水工程、中小型电站等可能三个月就能见效,对树立中国形象反而具有更好的积极效果。所以未来在项目选择上可更加“多元化”,同时应鼓励中小民营企业、跨国公司参与进来开展不同规模的项目建设。
第三,一些企业在经营方面存在“不合规”、“不合法”的问题,一些企业不重视环保、社会责任。在此方面,应有一个“整体安排”,规范“走出去”企业的行为。
第四,前几年“一带一路”建设在一些地区推进较快,一些企业在投资前的研究可能不太深入细致,对以后的风险管理带来一些压力。未来应调整发展速度,企业不能太着急,否则会引发很多“后遗症”。
三个问题阐释“一带一路”
《21世纪》:有一种观点认为,“一带一路”理念比较宽泛,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对外阐释“一带一路”?
胡必亮:过去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大多都是基于自然地理分布而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地缘特征,如临近的国家共建一个什么“经济共同体”,其地理边界很清晰,确实比较容易辨识,也容易做研究,但这样的“封闭性”也导致了整个世界的“碎片化”。“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也是一种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其意义就是通过这个国际经济合作平台,共同推进构建一个开放型的全球经济体系。“互联互通”能够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不受限制地流动,效率由此得以提升。目前“一带一路”只是一个倡议,仍停留在宏观层面,但到下一阶段,有可能会进一步形成一套清晰的规则和标准。
我认为,中国对外阐释“一带一路”,须从“经济角度”讲清楚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中国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贸易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石油进口量约占总需求的70%,天然气进口量约占总消费量的35%,还有铁矿石、大豆等的进口量也都非常大。因此,我们就需要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进口石油天然气,那就必须建设输气和输油管道,这些项目很自然地就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项目。这样的贸易发展当然首先是中国所需要的,有利于保障中国对一些产品的需求满足;同时也是其他国家所需要的,因为也有利于促进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其次是投资的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在不同层面积累了相当的资本,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国企也积累了一些资本,私人企业家也积累了一些财富,而中国过去那种短缺型经济已经发生了转型,大多数产品已不再短缺,但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这就为中国资本的国际投资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大势所趋。第三是区域发展的需要。我国发展落后的地区大多在边疆地区,“一带一路”有助于带动十多个沿边地区的发展。而“一带一路”使地理概念完全改变,我国的西北五省可成为欧亚大陆的中心,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南北大道的中间地带,东北三省成为东北亚的中心。
从国际方面来看,首先,能够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可带动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并且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民众收入增加进而带动消费。互联互通加强之后,也能促进贸易便利化。其次,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过去经济合作都是地区性的,而“一带一路”则是面向全球,给许多国家提供了新的经济合作机会。第三,改善全球经济治理,过去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基本上是由极少数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很难从中获得好处。而“一带一路”广泛团结发展中国家,让全球公共产品为更多人享用。
第二个问题:“一带一路”做什么?一是支持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整合全球产业链,包括重新构建产业链。过去一些国家未加入到产业链中来,中国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将产业体系扩展到这些国家,使它们融入到国际产业链体系中。全球产业链也因此而更加丰富,过去只有欧美、日本、中国及其他几个大国,中国基本上包揽了全球中低端产业链,而如今通过“一带一路”,形成中国和一些东盟国家占据产业链中端,一些非洲、拉美国家等通过与中国、韩国、中东欧国家等密切合作,也可以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有所作为,过去中国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欧美、日本继续居于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这样新的全球产业链体系的内容更加丰满,每个国家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对每个国家的长期发展都有好处。
第三个问题:“一带一路”怎么做? “一带一路”的基本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自愿合作、互利共赢,中国不强行输出自己的发展模式。“一带一路”合作是基于市场的合作,主体是企业,政府只是发挥引导作用而已。
推动中国产业升级
《21世纪》:“一带一路”引领的新型全球化具有怎样的特征?“一带一路”如何助力中国的经济换挡?
胡必亮:相较而言,“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的最大特征是“开放、包容”。因为过去的全球化表面上是“全球化”,实质上是少数国家以资本控制世界,是不公平的,发展中国家缺乏话语权,而“一带一路”能让更多国家和更多人享受到全球治理提供的公共产品。过去的“全球化”所创造的机会是非常不均衡的,导致贫富差距拉大,而“一带一路” 引领的全球化具有“均衡性、普惠性”,使更多的地区和人民都获得好处,缩小发展的差距。
在通过“一带一路”丰富全球价值链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中国需要把更多中低端的产业、市场让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自己也就必须推进其产业升级,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发展。那是不是与美欧日等争市场呢?不完全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全球对上游产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这给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产业升级都提供了很大的新机会,同时中国产业升级也能拉动整体需求,带动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快速发展,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
《21世纪》:IMF报告称,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这将使“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怎样的挑战?
胡必亮:全球经济增长下滑,一方面可能给“一带一路”带来资金方面的压力,影响投资积极性,使投资增速放缓;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各地资金供给和需求差别较大。中国资金目前相对充足,海外投资的机会仍然很多,因此刺激投资的动力还是存在的。同时投资也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烫平经济周期。因此,总体而言全球增长目前出现的下行走势不会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大的不利影响。
《21世纪》:在拉美、东欧等地,“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并不理想。“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需要新的经济发展理论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中国有哪些发展理论和经验值得分享?
胡必亮:过去的经济发展理论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不同,特别是这些年科技发展飞速,那个时代产生的经济发展理论不一定能作为今天的指导。其次,总结过去发展理论的国家存在片面性,仅考虑了少数发达国家,并未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第三,过去是相对单一的社会,一些大国的思维方式是“我做得好,大家都要效仿”,而今天是一个多元社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共存。过去是“中心论”(欧洲中心论),今天是“多元论”。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国家的制度特征、社区的发展特征、中国人的性格特征等等,不可能为适应某些理论而丢掉这些特征。大理论的创立者尽管有丰富的国际经验,但大多数人对中国不够了解,理论也不是专门为中国设计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后,很多理论确实应该完善甚至修正。
对于“一带一路”国家而言,中国有些发展经验是值得它们借鉴的,这包括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投资、消费与增长”的关系、“城、乡发展”的关系、“国内与国际发展”的关系、“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关系、“扶贫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些关系应根据民族特点、发展阶段寻求“均衡”,例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能绝对化,一些国家十分依赖政府,而另一些则喜欢“小政府、大市场”,不可盲目信奉“市场原教旨主义”。所以,经济发展理论一定要创新。每个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现在看来,发展理论与政策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没有一成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定之规。
(编辑:张星)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