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钱存在银行能干什么?

21财闻汇
2019-05-01 19:36

之前网络上有帖子在热议,一元钱能够干什么?各地网友纷纷给出答案,总结一下大概如下:

一元钱,折射出不同的时代风云和生活底色。

储蓄宣传画有这么一句霸气的广告语:“每人存储一元 全国可以积累七亿元”。仔细端详,透过这些画面银行储蓄演变,百姓理财生态,金融万象乃至国家政经面貌都得以管窥一斑。

现在我们来来看这幅宣传画:

每人储蓄一元,全国可以积累7亿元。按照这种说法可推算出当时中国有7亿人口,因而,这张海报应当发行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那么在当时如果有了这笔钱,能办成哪些事呢?

我们根据宣传画上的内容细细算来:

聚沙成塔的7亿元,可建铁路1204公里,建年产10万纱锭纺织厂32座,建5万吨化肥厂12座,建年产100万吨钢铁厂2座;

女农民的版本另有诠释:可购化肥500万吨,购拖拉机5万台,购解放牌汽车48200台。

这张宣传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以最直接的数据向人们阐述储蓄的益处,直白又亲切,简单又醒目。

无独有偶,笔者还见过一张更早的宣传画,题曰“五万亿元的价值”,其中提到全国每人节省一万元存入银行,建国初期五万万同胞聚积的财富,可修多少水利大坝,造多少飞机大炮,筑多少厂房铁道,建多少医院学校。

算盘珠一番拨弄,十分具象,看看也让人心潮澎湃、欢欣雀跃。需要说明的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币值动荡,百废待兴,一万元即相当于后来的一元钱。直至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按照10000比1的比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方得拨乱反正。

(第一套人民币)

数字胜于雄辩。整理金融老期刊,笔者无意翻到1979年11月出版的第三期《农村储蓄》,其中一篇《一元钱的作用》,依旧凭数字说话,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8亿农民兄弟循循善诱:

如果我们每个农民支援农村储蓄一元钱,全国就有8亿元,这些用于现代化建设上,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呀!可以购买大型拖拉机65000台,或购买手扶拖拉机306000台,或购买小型收割机100万台……

说事论理,侃侃而谈,用的还是一样的方法。

也难怪,新中国建国后的30年间,家家户户过的都是紧日子。那时人们的收入大抵用来吃和穿,解决家庭温饱,很少有闲钱可存,导致了居民储蓄率始终在低位徘徊,且看统计数据说得明白无误:“1978年全国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仅为21元。”

1950年代农村货币定额储蓄存单

所以,让老百姓从牙缝里省出一元钱,响应“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的伟大号召,是那个年代银行鼓与呼的永恒旋律。

一元钱也是钱,可以聚少成多,集腋成裘,汇集成流淌不息的资金源泉。一元钱造不出宣传画里的拖拉机,但或许能用来生产拖拉机上的某个零件,“我为祖国做贡献”的自豪感,也就在这“一元钱”的微薄举动中油然而生了。

生活从此美起来

——同志:您若想积聚一笔资金准备畅游祖国美好的河山,最好您每月存储人民币20元,三年到期可得本利787.93元,它能满足您的意愿。

——同志:您若每月存储6元钱,三年到期将得本利236.38元,可买一台洗衣机;五年到期将得本利425.88元,可买电视机一台。

——青年同志们:您若想筹备一笔必要的结婚费用或购置一套实用家具,最实际的办法是每月存储20元,五年到期积资1419.60元,它能“成人之美”。

——家长们:您非常关心子女的前途,并需为子女准备一笔教育资金,请您每月存储10元或15元的五年期积零成整储蓄,它可以帮助您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储蓄处1984年2月编印的《储蓄画刊》,列举不同的存储方式,用一声声亲切的称呼,为储户描绘出一幕幕“聚少成多、积零成整、支援四化、改善生活”的愿景。

1980年代储蓄广告单(正反两面)

是啊,告别动荡岁月,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开始发生变化了,谁家不想坐拥“三转一响”、电视冰箱啊!

同是这一期《储蓄画刊》,还图文并茂替“食息族”算了一本账:

一千元存定期,一年获利息57.60元,可买手表一块;三年获利息205.20元,可买缝纫机一台;五年获利息396元,可买黑白电视机一台;八年获利息720元,可买洗衣机、自行车、大衣柜一组……

1980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适应各阶层群众计划安排生活的需要,决定增加储蓄种类和档次:

“鉴于历史经验,新增加的种类既要适应群众经济收支规律,有利于广泛引导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从而更多地吸收存款,又要使内部手续尽量简化,避免繁琐、错乱。为此,在现有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内增设三、五年期档次;增加积零成整定期储蓄一种;恢复存本取息和整存零取两种定期储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储蓄“花样”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啦。

百姓盼生活和美,银行也“成人之美”。按照当年的物价水平,手头能积攒个一两千块钱,小伙子可以把漂亮老婆娶到手,当父母的应付子女学费不用愁。银行同志为了千家万户的美满幸福,细细盘算、层层规划,真的没少费心思。

然而,在“36元万岁”(当时全国不同地区工资水平虽有差异,整体来说工人的工资差不多是36元,一个小青工三年学徒满师后每月工资也是36元,而且加薪的速度相当缓慢,如若干年后能加一级薪水,也就是40元出头,于是就有了“36元万岁”的说法)的年代里,普通职工吃辛吃苦,每月要从紧巴巴的工资单里挤出10元、20元存银行,也并非是一桩容易的事儿。

记得那时,有关大龄青年勒紧裤带办婚礼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

陈卫伯

“海派清口”老前辈陈卫伯的脱口秀《汤司令的烦恼》,即是一则经典的段子。脱口秀说的是青工小汤家底单薄,但为了操办婚宴,凑齐家具“36条腿”,天天中午在单位食堂里舍不得买小菜,只好喝免费清汤,人称“汤司令”。日复一日,“汤司令”喝汤喝得眼冒金星,腿脚打飘,终于跌倒在了闹猛的婚宴上……

要死要活?不死不活……

浏览了一系列宣传画,有点闷,不妨再说几个段子解解乏。

先读两位朋友的对话:“我赶着去提货,麻烦你给我爱人打个电话,让她今天一定去银行取钱。”“取什么钱?”“我的‘死期’,到日子了。”

另一段是来自储蓄员和客户之间的对话:“您好,请问您办什么业务?”“哦,我存一个死期。”“请问您准备死多久?”“恩,死一年吧。”

还有更绝的。一位老太太到储蓄柜台办存款,问她:“请问您存定期还是活期?”老太太镇静应答:“我存一个死的,一个活的,一个不死不活的。”柜台内外的人愣了几秒,全笑翻了。

以往的银行老客户,对于方才这一连串的寻“死”觅“活”,肯定心领神会。

中国工商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银行储蓄存款有活期、定期之分,活期当然是“活”的,定期的称谓则与之遥相对应,被老百姓轻车熟路说成是“死期”了。而老太太口中的“不死不活”,顾名思义,则是兼具定期之利、活期之便的定活两便储蓄了。

这个品种,因为洋溢着随心所欲的自由因子,事先不约定存期,可以随时支取,利率随存期的长短而变化,交关便当,所以很受有着特定需求的储户的青睐。

“节约储蓄,利国利己”宣传海报

流通时间最长的人民币

谈到这里,不知有心的你是否发现:宣传画里出现的人民币正是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第三套人民币。

她应时而生,服务群众——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新版枣红色壹角,标志着第三套人民币的正式发行。

她自主研发,水印突破——

我国第二套人民币中很多票面都是由苏联代印。

1959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关于更换新版人民币的请示,1959年2月14日,周总理对新版人民币的设计稿作了十分详细认真的批示,经过数次修改和各单位人员通力合作,突破了工艺美术绘制的难关、印制设备的技术难关,同时造出了中国自己的水印钞票纸,第三套人民币的诞生从此结束了我国货币生产依赖外国的历史。

她见证时代,留存记忆——

第三套人民币共7面额14版别,2000年7月1日正式退出流通,流通38年。

第三套人民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流通时间最长的人民币,伴随着中 国老百姓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变迁,记录见证这38年中国人民抹不去的岁月记忆。

人民币,在困难和曲折中前行(1962年-1966年)

壹角-干部参加劳动

1962年4月20日,第三套人民币1960年版枣红色壹角券开始发行。

贰角-武汉长江大桥

贰圆-车床工人

1964年4月15日,第三套人民币贰角券(长江大桥)、贰圆券(车床工人)开始发行。

崛起的中国 ——

第三套人民币,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以及中国人民勇于挑战、探索求真、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奋斗精神。

恢复高考,报名费5毛

最受欢迎的化妆品=壹圆女拖拉机手

最好的“的确良”衬衣

15元左右=拾元大团结+伍圆炼钢工人

一元钱,折射出不同的时代风云和生活底色,翻看那些过去的老故事,总能带给我们很多感慨,也启发和激励我们在新的时代,珍惜当下,开创未来!

(来源:21财闻汇)

(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