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数据背后,珠三角发生了何种动能转换?(多图)

南方网
2019-05-06 17:41

随着2019年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珠三角核心经济指标相继揭开面纱。以常规GDP数据指标衡量,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肇庆高于全省6.6%的平均水平。广州、深圳两座“发动机”一季度更是在去年5000亿数值上高位增长,分别增长7.5%、7.6%,领涨粤港澳大湾区。

GDP只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统计数据,通过更加细分的指标,更能发现珠三角经济结构的演变。比如说传统的“三驾马车”,比如说三大产业结构。通过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们发现这些显著的趋势性变化。

“三驾马车”此消彼长

投资、外贸、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以传统经济增长框架分析,GDP数据可以简单看作是“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互作用的结果。

以珠三角各市已公布的“三驾马车”指标和一季度数据来看,固定投资显示了对经济较强的支撑作用。

其中广州、深圳、东莞、江门、肇庆固定投资增速都达到10%以上,高于各市一季度所录得的GDP增速。深圳更是以22.70%固定投资增速领跑珠三角。广州固定投资增速也达到19.10%,紧随其后,显示了比较明显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尤为值得一说的“老大哥”广州。今年一季度,广州市实现GDP5507.71亿元,同比增长7.5%,较去年同期4.3%的增速,提高了3.2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来,近7个季度GDP累计值同比增速的最高值。

对比可以发现,2018年一季度,广州固定投资增长仅2.5%,随后尽管增速略有回升,但二季度、三季度及全年的增速均在10%以下波动。2019年,广州投资开始迅速扭转颓势,进入两位数增长状态,1-2月就高速增长16.5%,显示出全然不同的发展面貌。

数据显示,广州一季度完成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共18个,同比增加8个,完成投资371亿元,同比增长75.4%,增速是去年同期7.64倍。

固定投资中,民间投资支撑作用凸显。其中,深圳、东莞、广州、江门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1.7%、22.9%、17.5%、11.2%。

从已公布的珠三角各市外贸进出口数据上,则稍显疲软。唯有东莞以8.3%录得正值。在具体进口、出口数据指标方面,珠三角各市又显示不同的外贸情况。

比如,广州的进口为两位数增长,出口又出现了两位数下降。深圳出口录得正值,进口又为负值。从珠三角整体数据看,在进口方面,珠三角整体下降趋势明显。

外贸进出口,是过去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从珠三角各市已公布的经济数据看,外贸进出口数据表现疲软,显示外贸在经济拉动作用上,相较以前已经不那么明显。对于产出销售渠道而言,也会相应发生结构性变化,比如当前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合作。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衡量社会消费变化的一个常规指标。从这个与大众息息相关的数据看,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也是杠杠的。广州、东莞、惠州、江门消费数据都原高于GDP增速,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的“定盘星”。

从2019年一季度珠三角“三驾马车”的评价体系上,可以发现珠三角经济支撑格局正呈现出此消彼长、动态演变,这凸显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开拓海外新兴市场、扩大内需的挑战和机遇。

规上工业是“定海神针”

衡量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比较常用的是对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的动态变化,作为一座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参照。我们发现,在珠三角经济衡量体系上,第二产业表现突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收入大于2000万的工业企业或者国有工业企业。对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和GDP数据,几乎呈现正相关关系。包括深圳、珠海、东莞、肇庆、江门,规上工业增加值都已比肩当季GDP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是衡量第二产业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这个数据,对珠海GDP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聚焦珠海“三驾马车”,三个传统衡量指标都低于GDP增速。但在规上工业增加值遥遥领先。

数据显示,珠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在全省第三位,珠三角排第一位,展现了作为珠江西岸传统工业强市的工业实力。

珠三角工业实力不仅体现珠海这样小而美的城市,也在广深这两座“超级城市”有优秀的表现,规上工业新动能也在加快成长。

在广州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富士康超视堺8K项目将于今年10月实现8K液晶面板量产,届时将成为世界一流的8K液晶面板生产工厂。 数据同样可以证明,广州一季度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产值增长11.2%、18.2%、14.4%。

在高技术制造业方面,化学和生物药品制造业、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2%、34.7%。仅平板电脑产量增长5.5倍,集成电路产量增长73.7%,光学仪器增长48%。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2%,结构趋向高精尖。

深圳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也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在一季度分别增长10.9%和11.6%。从主要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7%,医药制造业增长33.5%,汽车制造业增长9.3%。

又如被誉为“世界工”的东莞,今年一季度东莞大型企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明显高于GDP增长值,显示出工业对经济超强的支撑作用。用“工业稳,经济稳”,来形容珠三角经济产业支撑格局,可谓形象贴切。

服务业晋级增长新引擎

对比珠三角各市统计局给出的经济指标数据可见,第三产业,已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中,珠海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8%,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一季度珠海第一产业下降2.8%;第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7%和7.5%、从增长贡献率看,珠海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54.0%和46.8%。从增长拉动率看,第一产业拉低全市经济增长0.06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强的“非农产业”支撑作用。

今年一季度,从已公布的珠三角城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来看,绝大多数都呈两位数增长,显示市场货币供应量充足。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惠州制造业贷款余额为584.24亿元,使制造业继续成为存量贷款占比最高的行业,占各行业贷款比重高达三成以上。更多的资金正流向制造业领域。金融业是当下重要的服务业门类。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一般可指金融机构对社会的信贷投放规模,是衡量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个标志。

当下,越来越多珠三角城市已把服务业的增长纳入统计指标,表现抢眼。

在深圳,已公布的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数据显示,在1-2月营业收入1754.4亿元,增长9.4%,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950.1亿元,增长16.3%。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6.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2.5%。

在广州,包括轨道交通、高端中介服务等八大新兴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增速为8%,合计占GDP比重达19.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更是录得连续8个季度20%以上增长。

在2018年经济数据中,广州的第三产业占比为71.75%,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今年一季度又有提升,占比达72.31%,更胜去年。更为明显趋势是,广州服务业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2017年广州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6.10%,2018年达到66.5%。

按照《2019年广州政府工作报告》,广州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将达到68%左右,发展供应链管理、定制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信息增值服务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

当前,拥有扎实制造业基础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现代服务业主动与传统制造业实现深度融合,带来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旅游业也在不经意间,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就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仅5月3日一天,广州当天共接待市民游客251.21万人次,同比增长16.90%,其中外地游客163.17万人次;截至5月4日,深圳“五一”假期间,市属各公园共计接待游客225.4931万人次。其中深圳湾公园人流最大,四天人流量达109万人次。带来庞大的旅游消费。

在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市场货币供应量、第三产业强势拉动下,珠三角经济一定程度抵御了外贸疲软影响。毫无疑问的是,珠三角一季度经济数据背后,带来的鲜明的信号是,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已经发生一定趋势性的变化。反映了珠三角比较优势和产业载体发生变化,在广深两座“引擎”城市,新动能加快孕育,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从扬长补短的角度看,应对外贸进出口出现的变局,珠三角必须大力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用过硬的技术不可替代性,赢得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在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更进一步,通过提高政府效率,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推动营商环境改善,激发市场活力。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不断在稳定、发展、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布局、掘金、优化第三产业上有更加卓越的表现。

(编辑: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