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发布产业转型重磅文件!大规模建设后将带来哪些产业机遇?(多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19-05-06

5月6日下午,雄安发布消息,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印发了《关于支持新区三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传统产业转移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文件称,今年预算安排的8000万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已经下达三县,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融资担保基金等设立已经启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文件提及鼓励发展适应新区多样化需求、就业容量大的生活性服务业,支持为商务、建设、旅游等人群提供休闲、商住、餐饮等服务。

雄安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解读文件称,新区的大规模建设需求将有力带动大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区转入大规模建设发展阶段后,将会产生多样化的需求,广大企业可以发扬创新精神,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顺利实现转型转产。

传统产业何去何从

上述两份文件的出台背景,官方介绍称,新区即将进入大规模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高端高新产业也将在新区加速布局,根据新区规划建设时序适时出台《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将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开展。

雄安新区三县传统产业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特别是在服装、制鞋、毛绒玩具、塑料包装、压延制革、电线电缆等行业,产值达到上千亿元,提供了大量当地居民就业岗位,从业人口近30万,有力支撑了三县经济社会发展。

以服装行业为例,雄安当地有很多服装加工厂,主要以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为主。截止到2019年4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探访雄安发现,在容城县主干道的一些服装企业的厂房已退出容城县城中心,有服装厂搬走后,厂址新建了酒店。

图:2017年冬天,容城县中心城区的服装厂 周慧摄

记者搭乘的滴滴快车的司机,也是从过去办服装厂改行开滴滴。据反馈,随着大批企业的涌入雄安,雄安当地的用工成本也随之增加,环保标准也在提高,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不得不转型找新机会。

图:2018年秋天,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园区门口的传统零售“便利店” 周慧摄

雄安方面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也表示,雄安大部分企业以基础加工、代工为主要生产模式,生产技术总体比较落后,品牌化程度不高,处于行业市场格局中的底端,附加值低,部分企业还存在环保压力突出的问题。

对于雄安来说,随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有序推进和大量高端高新产业的进入,传统产业将拥有更多与高端高新产业有效对接,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有机结合,从而深度融入新区未来产业链的机会。

20条政策扶持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两份文件要点,新区从五个方面出台了20条政策措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包括推动产能转移、促进跨业升级、促进就业安置、支持创新创业和加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五个方面。

在产能转移方面的政策,主要包括帮助外迁企业争取承接地支持等;在促进跨业升级方面,主要包括,发布、更新新区建设所需产品、服务清单,提供供销对接便利和支持,引导传统产业企业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对现有产业相对集中且不在近期拆迁区域内的园区、小镇,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做好原有产业转移与新产业导入的衔接;引导和支持原有企业与高端高新企业对接嫁接,深度融入现代产业链等。主要是搭建平台,提供支持,推进企业与新区建设需求、与高端高新企业有效对接,促进传统产业企业改造升级。

文件在支持创业方面提到,在众创平台发展、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同时鼓励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图:2018年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园区,新增加的麦当劳和星巴克 周慧摄

图: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的管委会大楼 周慧摄于2019年4月

在财政配套方面,新区设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新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由三县按照规定的方向和标准使用,用于支持传统产业转移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