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第二产业负增长,上海工业怎么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卢常乐 上海报道
2019-05-08 17:59

5月7日下午,来自浙江德清的乐韵钢琴有限公司与上海钢琴(施特劳斯)有限公司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

这场并不起眼的战略合作新闻通稿,在“德清发布”上的阅读量还不满500,但其背后却是上海重振工业生产品牌,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战略的使然,同时也是近年来浙江工业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要知道,上海钢琴制造的历史已有百年,而德清的钢琴产业起源于1984年,早期德清洛舍镇的钢琴产业正是在上海钢琴厂的一步步“帮助”下才得以发展起步。

如今35年过去了,上海在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举措中,钢琴产业逐渐没落,而德清的钢琴产业逐渐崛起,并成为优势产业“反哺”上海钢琴品牌的重振。

尽管二者间的具体合作模式,外界尚无从知晓。不过,乐韵钢琴总经理金文颖将这次合作称之为“再续前缘”。仔细品味之下,似乎有种曾经的“小弟”摇身一变成为“大哥”的意气风发之感。

几十年转瞬间,有些东西却正在改变。

在今年一季度上海的宏观数据中,除了第三产业持续强劲外,第一、第二产业增速皆为负增长。统计显示,第二产业增速为-1.8%,尤其是一季度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竟只有-4.8%,在全国排在倒数的位置。上海,这座曾经孕育了很多工业著名产品和品牌的城市,正面临新一轮发展的关口。

一架钢琴背后的工业脉络

1893年,中国民族工业第一架钢琴,产于上海。

23年后,第一架印有“施特劳斯STRAUSS”品牌标示的钢琴才正式出现在那条铺了铁藜木的马路橱窗里,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上海南京路上,供路上来回穿梭的人流上下打量,停驻远望。

彼时这架钢琴的生产企业——上海钢琴有限公司,其以具有独立设计能力,能够制造全系列立式、卧式钢琴的工业生产技艺,更是成为全中国钢琴制造企业的摇篮,亦是当时上海工业制造的一面旗帜,成为沉淀至今的百年品牌。

时光荏苒,1997年11月21日,上海钢琴厂被重新工商注册,诞生于杨浦区江浦路627号,主要生产钢琴、风琴和电子琴等乐器产品,且实现国有控股,后生产工厂迁至上海远郊金山。

2019年春天,当乍暖还寒的杭州湾海风尚在金山上空吹拂时,上海一重要领导前往金山视察调研时,曾专门问及此时的上海钢琴厂“你们做得怎么样”时,现场几乎陷入了尴尬的境遇。

实际上,虽无从知晓当地工厂是如何回答领导发问的,但如今“施特劳斯”品牌的钢琴每年几百台的销售现状似乎能够说明所有一切。

在某知名购物网站上,“施特劳斯”天猫旗舰点的月网售额甚至仅有1台。更有知晓者透露称,如今上海钢琴厂面临“生产一台亏2000元”的尴尬生存境遇。

与之相比,在距离上海金山近150公里处的浙江德清县洛舍镇,全镇区域面积仅47.3平方公理,全镇以生产出售钢琴产业闻名,被称之为“中国钢琴之乡”。

殊不知,1984年湖州钢琴厂刚在德清洛舍镇成立时,正是上海钢琴厂风光一时的时候,改革开放大潮席卷大地时,位于德清的这家小乡镇企业正是瞄准了早已成为工业中心城市的上海,在“星期天工程师”的带动下,缓慢而又艰难地起步。

当时时任洛舍玻璃厂厂长的王慧琳,在为洛舍物色好的工业项目时,就大胆地将目光锁定在这个会发声的大木头盒子上。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地最不缺木匠师傅,有一定“产业基础”;二是钢琴产品严重稀缺,市场需求旺盛。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和营口四家国有钢琴企业。而上海的钢琴还需要凭钢琴票购买,按照当时的计划,浙江省每年仅能够分到钢琴票20张。

于是,1984年德清县以万元“安家费”和三倍高工资的条件从上海钢琴厂挖走了4名技术工人,在洛舍办起了中国第五家钢琴钢琴厂——湖州钢琴厂,结合当地的木匠师傅,开启了农民造钢琴的“宏伟大业”。

时至今日,洛舍镇有钢琴制造及配件企业90多家,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年产钢琴5万余台,占中国总产量的1/7,已然成为“长三角最大钢琴制造中心”。

一边是快速崛起的工业产业生态,一边是逐渐没落的百年制造品牌,上海“施特劳斯”的落寞和洛舍镇的辉煌形成了一种强烈反差,令人唏嘘。

从一面旗帜到一面镜子,上海“施特劳斯”的产业发展境遇,似乎能够成为上海工业生产发展进程中的一块六棱镜,折射出这座城市工业发展的曲折脉络。

品牌的落寞背后

上海市决咨委委员沈建明在一次上海财经大学的公开演说中提到,上海有太多的百年品牌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但不少正面临着尴尬生存的境地。

类似的上海知名品牌产品,还有上世纪90年代,上海航海仪器总厂进行的“军改民”生产改制中所生产的脱排油烟机,在1997年国企改革之前,这家上海著名的央企保密工厂更是带动着周边浙江多个家用电器企业的相关工业启蒙。

今年62岁的“老浦东”吴女士在回忆曾经上海航海仪器厂生产的油烟机怎样受市场欢迎时,眼神犀利、底气十足地描述道“每次生产出来的脱排根本没时间运到仓库里,就被订单拉走了。”

在当时的工业环境中,浙江宁波的工业启蒙也深受上海影响。这座此前依托白色家电产业闻名的城市发展脉络中,方太厨具和老板电器等当前家喻户晓的家电企业的工业启蒙,皆是因上海海航仪器厂而起,后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逐渐兴盛并茁壮成长与成熟。

而如今,上海海航牌的油烟机早已消失不在。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上海工业标杆,有些尚且存在,而有些早已成为历史,成为上海工业制造时代发展脉络中的一个印证与标签。

实际上,在整个上海工业发展的脉络中,既有市场经济大潮下的自发性调整,同时也深深烙有行政调整的时代痕迹,一定程度上,与其说不同时期上海工业的发展境遇与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变迁紧密相关,倒不如说,其实质更是是时代把脉的结果。

在2018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的《上海改革开放40年大事研究·产业升级》一书中,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产业结构的演进整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1990年,以适应性调整为主的产业机构演进,整个80年代上海都在调整以往“以工业为中心”的战略思想,逐步发展第三产业;

第二阶段是1991-2000年,以战略性调整为主的产业结构演进。这期间上海明确了第二产业重点发展轿车、通信信息设备等六大支柱产业;同时提出发展第三产业;

而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今,是通过跨越式调整来实现产业能级和城市功能的跃升。

这其中,特别是“八五”、“九五”计划期间“三、二、一”战略的确立,在工业产业投资份额下降的影响下,引发了上海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结构的转变,成为推到上海工业发展逐渐弱化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从1992年起,上海第三产业开始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最大的部门,并直接决定了上海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态势。亦是从那时起,以纺织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形态,开始逐渐没落,同时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兴起。

《上海改革开放40年大事研究·产业升级》书中如此描述:1992年起,上海市政府特别强调对所谓“落后”或是已不适应上海经济发展需要的行业加以规模压缩和生产重组,这是当时上海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其中最为重大的举措就是下大力气对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的大调整。同时,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方针业为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突飞猛进提供了“快车道”。

也正是基于此,彼时上海引以为傲的众多制造品牌逐渐走向了没落,同时又限于国有的体制等原因,很多工业产品与品牌虽至今仍有保留,但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商品浪潮中,逐渐褪去了原有的光彩。

发力的第三产业与落寞的第二产业

2001年至今,上海第二产业的发展仍然是在此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调整。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第二阶段中形成的六大支柱产业合计总产值也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半壁江山。

在这期间,上海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弱化,大批产业被迁出。

在今年一季度上海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308.2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012.9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已经上升为72.4%。

上海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攀升的背后,实质部分也是工业增速放缓所致。

在今年一季度上海的宏观数据中,除了第三产业持续强劲外,第一、第二产业增速皆为负增长。统计显示,第二产业增速为-1.8%,尤其是一季度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竟只有-4.8%,在全国排在倒数的位置。

不得不提的一个现实是,上海的产业结构在经历1992年的调整后,似乎又迎来了需要着重调整的关键时期。但事实上,上海振兴工业制造,早在2016年就已经明确提出。

2016年5月10日,上海发布《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包括优化结构、补齐短板、推进供需协同等在内的“六个着力”,实施27项重点任务。

“上海将工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着力扩大有效和高效供给。到‘十三五’末,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进一步释放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彼时上海市经信委负责人曾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此介绍道。

经历一番提振举措的出台之后,打响“上海制造”更是在2018年5月得以明确提出。

在多年前上海要不要放弃工业制造的讨论中,上海态度鲜明地表达了,上海并不会放弃制造业,反而正在寻求重振工业制造曾经“老大”的地位,并结合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更高的制造业发展目标。

这一坚定的态度也在近年来市委领导多次的公开会议讲话中被明确。

但现实是,与内与外的竞争格局中,早先的产业优势早已不复存在。而就在“新生力”尚未充足的情况下,一直以来上海工业制造的六大支柱制造的产业现状也正面临着不小的发展挑战。

一季度,上海六个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为-5.7%,其中处在第一方阵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分别皆下滑了7%和17.2%,同时精品钢材制造业同样也下滑了4.4个百分点。仅有生物医药产业仍保持着较高的发展增速,增速达到10.2%,勉强支撑上海一季度的工业发展态势。

汽车产业怎么了?

在一季度的规上工业数据中,汽车制造业的总产值可以用“滑坡”来形容,成为影响上海整体高端制造业的核心要素。不禁要问,究竟上海的汽车制造怎么了?

答案可能还是需要从上海自身来找。

一位在上海多年从事汽车配套生产的私营企业主明显感觉到,去年下半年以来,他往浙江及外省出差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尤其是浙江省,近年来成为不少国产车的重要生产地,配套产业需求十分旺盛。

“就国内汽车制造而言,浙江是国产车的生产基地,吉利、众泰等品牌这几年发展很快,投资更快,带动汽车用品市场和配套产业市场的快速分化与竞争加剧。”他说,往往汽车行业的投产会带动新产线的形成,这对大型车企的配套产业影响很大,一个新的产线诞生往往能够快速带动周边配套制造产业的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5月浙江宁波杭州湾新区更是有望投产一个新的汽车基地,主要用于投产国产领克品牌的B级新车,总投资130亿元。根据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发布的2018年财报显示,吉利汽车在2018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18%。

“相比而言,上海的车企多为欧美车系,相比之下技术更新与产线更新并不快,即使出了很多车型,但是产线并没有实质变化。”这位配套商企业主说,对于车企来说生产成本虽降低了,但是诸多配套产业也面临生产与销售下滑的结果,整个产业链受到波及与影响也在所难免。

这一说法能够从一季度上海工业投资的比重上体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制造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六个重点行业投资增长8.5%;生物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61.3%;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投资增长60.4%;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增长29.7%。

仔细对比下来发现,汽车制造产业的投资比重并不多。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在环保与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上海一般制造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大批制造产业在此时被迁外出。

其中就包括很多为当前为上海六大支柱性产业提供服务的一众小型企业,这些多如牛毛的小企业的外迁,虽符合城市功能建设的整体需要,但同时也导致诸多制造业商务成本的提升,最终还是会体现在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弱化上。

目前,上海振兴制造、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任务仍在深化推进,但犹如90年代初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一般,这恐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编辑: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