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克的品格之路
本力
2018年7月以来,特朗普不但多次公开抱怨美联储持续加息让美国经济在他的总统任期内表现不佳,而且也试图干预美联储的政策和人事调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前主席耶伦等也公开对特朗普示威,强调美联储不应该受政治影响。这似乎打破了美国政坛逾25年来一直遵循的先例,即:保持美联储的独立性。
保持美联储的独立性不仅是一种精妙的制度设计,也需要掌舵人的道德勇气和正直品格。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的自传《坚定不移:稳健的货币与好的政府》终于有了中译本。该书是这位在历届美联储主席中最享誉盛名的智者宝贵的口述史,更展现了诸多对于个人品格的挑战。
《坚定不移》。资料图
关于保持美联储的独立性,这本书中记录了一个故事。1984年夏天,沃尔克被召集到白宫面见里根总统。会面地点不是在椭圆形办公室,而是在图书馆。里根总统没有说话,而总统办公厅主任詹姆斯·贝克对沃尔克说:“总统命令你在选举前不要提高利率。”这时,沃尔克惊呆了,因为总统的这项命令超出了他的权限。怎么说?怎么办?沃尔克的反应是:一句话也没说,直接走了出去。
该书译者徐忠在以《睿智的老鹦鹉:沃尔克回顾70年金融从业经验与教训》为题的中文版序言中指出:“从全球中央银行发展的历程来看,正是在沃尔克成功实践的榜样带动下,为了避免中央银行在追求物价目标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必要的干扰,各国普遍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但是,徐忠没有告诉读者的是,1987年沃尔克就在里根等政要不欢迎的目光中离开了美联储。而继任者格林斯潘成为历史上任期最长的美联储主席,居然长达近20年。
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是,沃尔克由于“坚定不移”的货币政策在当时非常不受待见,但最终被认为拯救了美国,成就了里根和1980年代美国经济的成功,被誉为最伟大的美联储主席。而格林斯潘几乎是在位之时最权倾一时的美联储主席,但由于他过于追求短期影响的货币政策,被许多人认为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他在退休之后的落寞恰与沃尔克的声誉日隆形成鲜明对比。
这让人想起,大卫·布鲁克斯在《品格之路》一书中,将追求外部世界财富荣誉地位的“简历美德”与追求内心高尚品格的“悼词美德”相区分。简历美德与功成名就相关,悼词美德则涉及勇敢、正直、忠诚、友善等存在于灵魂深处的美德。
虽然不能说盖棺定论,但91岁高龄的沃尔克波澜壮阔的一生,为“简历美德”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样本。他一生多次力挽狂澜,作为尼克松总统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他亲身参与了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卡特以及里根总统任上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亲自参与了抗击美国19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通胀、拯救拉美经济危机、平息白银期货市场泡沫、救助伊利诺伊大陆银行等大事件。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美德停留在简历上美联储主席这一权力职务的最高峰,而是继续沿着内在的品格和价值观前行。
卸任美联储后,沃尔克先后担任了零薪酬的国家公共服务委员会主席和世界银行行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总统经济复苏委员会主席等诸多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防范经济风险的职务,研究政府管理中的“无声的危机”、推动全面金融改革以及建立国际标准,还成立了“沃尔克委员会”调查瑞士银行持有的属于大屠杀受害者的资产,以及开展对联合国石油换食品项目的腐败调查,并主导了有效应对公共政策挑战并重建公众对政府信任的“沃尔克联盟”。
沃尔克谈起在公共服务上受到其父亲的影响也令人感动。书中讲到,当他听到有人诋毁公共服务的时候,他内心无声的反应是:“闭嘴!我父亲是公务员,他的薪酬有限,他没有受到诋毁。”
1943年,深受人们欢迎的牧师哈里·埃摩森·福斯迪克在《做一个真实的人》中指出,“有价值的人生始于我们与自身的对抗。”坚定不移的信念、敢于说“不”的勇气和为公共服务献身的精神,每一条都不容易坚持一生。但沃尔克用自己的言行完美地将这三点集于一身,更加彰显品格之路的重要。
(编辑:董明洁,许望)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