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一周观察:港澳子弟班招生,大湾区大学有望“花落”东莞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伍素文 广州
2019-05-24 16:59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针对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措施建议已逐步落地,粤港澳三地教育合作进一步加深。

过去一周,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领域有了新的进展:广州多所公立学校开设“港澳子弟班”、“大湾区大学”有望落地东莞滨海湾新区、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首次招生......这些消息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针对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措施建议已逐步落地,粤港澳三地教育合作进一步加深。

广州先行!多所公立学校开设“港澳子弟班”

近日,广州11区相继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相关细则,多区明确出台港澳随迁子女就读细则,越秀、天河、南沙等区专门开设港澳子弟班。

其中,越秀区选取了两所区属百年名校——广州市培正中学(培正教育集团核心校)、越秀区朝天小学(立体学区试点校小学组组长校),设立全国首创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招生规模均为35人以内,招生对象为在广州创业或工作的《港澳居民居住证》持有人的港澳籍适龄子女。越秀区教育部门的消息显示,“港澳子弟班”独立编班,若招生工作进展顺利,“港澳子弟班”拟今年9月开班。

天河区拟在珠江新城东部的广州市南国学校开设港澳子弟班,今年在小学一年级和初一各招一个班。南国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天河区明确,对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居民随迁子女按天河区积分制入学办法,单独申请、单独排名、单独安排学位,对承办第一个“港澳子弟班”的广州市南国学校给予校园环境及师资配备的升级。

海珠区提出,符合相关条件的港澳居民可于5月19日至20日向居住地对口小学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南沙区江灵路小学(公办小学)今年也将设立港澳儿童班。

“大湾区大学”有望落地东莞滨海湾新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2019年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加快推进大湾区大学建设已被写入该省新一年的有关规划。外界关注的问题是,大湾区大学将花落谁家?

5月19日,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上向媒体披露,不久前,国家已经初步同意,在东莞滨海湾新区设立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大湾区大学,目前相关筹设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他还透露,东莞还计划引进香港的大学到东莞设立校区,同时大力提升东莞理工学院的办学水平,推动区域创新。

大湾区大学为何可能花落东莞滨海湾新区?滨海湾新区位于东莞西南部,濒临珠江出海口,作为东莞向海延伸的版块,其与广州和深圳均只有咫尺之遥,尤其与深圳前海仅距离25公里,约20分钟可直达,与港澳也距离颇短,可供三地资源便捷往来。

创新资源方面,滨海湾新区的最大优势在于,背靠当前已是创新高地的松山湖,而后者拥有全球第四台也是全国唯一一台散裂中子源。这一国家大科学装置,将为该区域基础研发能力提供支撑,并吸引人才。

此外,滨海湾新区本身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作为东莞经济最发达区域,该新区拥有长安智能手机等诸多优势产业,2017年经济总量达1643亿元,占东莞全市约21.7%。同时,近年随着被广东定位为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平台,诸多高端产业项目加速落地该新区,如清华紫光千亿级芯片项目。

华南理工公布2019年本科招生计划,国际校区首次亮相

5月23日,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2019年学校本科招生政策。

2019年华南理工大学全国计划总数6700人,比2018年增加400人;各省计划原则上均较2018年增加或持平。广东省文理科普通类计划总数将比去年大幅增加,预计新增计划240人,总计划约3200人。

专业方面,通过对近年录取数据的分析,该校对专业结构及其计划数进行了调整与优化。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产业升级相关专业的需求,普通类增加计算机类、电气类、自动化类、工商管理类等招生计划。2019年学校新增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和临床医学五个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华南理工广州国际校区2019年开始本科招生,共招收400人,其中高考招生200人,二次选拔200人。广州国际校区招生代码和学生学费与其他校区一致。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设机器人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两个专业,微电子学院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设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据悉,其他校区学生可通过三种途径入读广州国际校区:1、新生在入学时参加校内二次选拔,通过转专业方式,可以进入广州国际校区修读新工科专业。2、可跨学科门类辅修广州国际校区的专业,达到要求者,可拿到广州国际校区新工科专业的辅修学位。3、在未来还有机会攻读广州国际校区新工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成为国际大咖的弟子。

对症下药,破解广东民营经济五大难题

20日,广东省政府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报告该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交的报告显示,2018年,广东全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改善民生、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共减免税收2297亿元,其中深化增值税改革为民营企业受益减税168亿元;实施“实体经济十条”为企业减负897亿元;民营企业新增贷款471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1.8%。

从报告来看,多项数据显示广东加强了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尤其是降成本。但报告同时指出,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还存在困难,调研中民企反映最突出的为5方面问题,包括融资困难、税费负担较重、招工难用工贵、市场开拓难和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对此,广东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强化有关措施,继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广东提出的措施包括,一是缓解融资难方面,加大再贴现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小微企业500万元及以下小额票据贴现。二是降低融资成本方面,用好中央财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继续发挥政策性(再)担保公司为企业增信作用。三是提升融资效率方面,支持商业银行特别是省内中小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进行合作,推动普惠金融和零售业务转型。

针对营商环境的优化,报告还表示,下一步还将为民企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和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包括加大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力度,推动年底前完成欠款清零任务;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健全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等。

林郑月娥专程去考察后,肇庆将投百亿建“香港城”

5月22日的2019肇庆科技创新发展峰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肇庆正谋划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特别合作试验区,已经获得广东省级层面有关部门初步批复同意,当前该市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将在条件成熟后正式向国家层面提出申请。“现在初步形成一个概念,将建一座香港城。”当地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据了解,香港和肇庆对加强合作均有较高积极性。5月16-17日,到广东出席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21次会议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就专程到肇庆考察。随后的5月19日,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也赴肇庆考察调研,“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特别合作试验区和肇庆香港城规划建设”。

现有公开信息显示,当前肇庆正谋划的这一特别合作试验区,面积为135平方公里,并且被该市定位为一个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总投资将达300多亿元。这其中,将包含一个面积约八平方公里的肇庆“香港城”,总投资将达到100亿元,计划打造成为创新园区和港式社区,以全面对接香港的创新创业资源,包括吸引人才。

珠海将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

近日珠海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珠海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其中,到2025年全市新增供应各类住房不少于14.3万套,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占比将达到30%左右。

根据《意见》,2018年-2020年,全市新增供应各类住房不少于4.8万套,其中新增供应商品住房(不含租赁住房)占新增供应住房的比例为75%左右,其他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比例为25%左右。

到2025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成符合珠海城市发展规律、满足常住人口基本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2021年-2025年全市新增供应各类住房不少于14.3万套,其中新增供应商品住房(不含租赁住房)占新增供应住房的比例为70%左右,其他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比例为30%左右。到2030年,全市住房品质持续提升,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更加成熟,住房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有数据显示,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年底,珠海全市各区共有41宗总建筑面积约41.8万平方米的新出让土地商品住房项目配建人才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2018年启动不少于2000套共有产权住房或人才住房。全年已有10个商品房项目的827套共7.78万平方米的配建住房在预售环节经抽签方式固定,明确归各区政府所有。

 

(编辑: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