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985名校学霸作息表曝光:所谓逆袭,从来都是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2019-05-25 21:25

所谓的逆袭,从来都不是充满传奇的瞬间开挂,而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1

前段时间,武汉一位学霸高中生的寒假作息时间表在朋友圈刷了屏。

这份作息时间表上安排的学习时间,是从早上6点40分到晚上11点50分。

即使是大年三十、初一、初二,拜年之余还见缝插针地安排了学习。

而作息时间表的标题是:“不是成功来得不够快,而是对自己不够狠”。

这份时间表不但被很多家长点赞,还被新华社转载。

许多人惊叹:学霸的寒假,果真是一分辛苦一分才。

这位高中生朱政家境困难,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根本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和生活。

他的早餐一般就是一碗稀饭一个馒头,午餐都是不超过4元的标准。

因为家离学校较远,他就住在学校的免费宿舍里,每天坐在楼梯的路灯下学习到深夜。

他深知:人生没有寒暑假,没伞的孩子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让将来的生活不再那么费力。

看过很多985学霸的课程表。

清华学霸马冬晗,每天6点起床,凌晨1点入睡。

上课之余,不忘记听CNN英语、复习微积分、高数、锻炼身体,生活被安排得充实又高效。

浙大学霸胡一捷,每天6点起床,12点半入睡。

每个时间段的学习都被精确到几点几分,可谓是分秒必争。

更开挂的是,这位学霸不但成绩好,还会玩:尝试过驾驶轻型飞机、学习过潜水,甚至成立了自己的服装潮牌。

对于大佬们来说,他们享受这种精确的作息时间表,喜欢高度自律下高效学习生活的感觉。

看了他们全力以赴的样子,我才知道:

所谓的读书无用论,原来都是骗人的。

所谓的逆袭,从来都不是充满传奇的瞬间开挂,而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2

看过一部纪录片《出路》,农村孩子马百娟的遭遇令我至今难忘。

甘肃的一个山疙瘩里,马百娟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不超过50块。

每天早上,马百娟用冷水泡馍当作简单的早饭,充满吃几口就赶紧去上学;

放学后,她还要喂猪、做饭、收米谷,干完活才能开始做作业。

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去北京读大学,毕业后去打工,每个月要挣上一千块。

她说,想给家里买白面,因为家里的面总是不够吃,还要给家里打一口井。

然而,在农村封建思想的影响下,15岁的马百娟只能辍学。

她父亲说,女孩子迟早都是要嫁人的,读书多了没用。

年幼的马百娟只能外出打工,可是学历低、没有任何技能的她,处处碰壁。

就连月薪1000块的工作,也没人看得上她。

没有未来、看不到出路的她,仅仅16岁就嫁给了她的表哥,这个表哥在陶瓷厂劳作。

而跟她一样的几个同龄女孩,也是大抵如此,并且早早地怀了孕。

读书真的没用吗?

在你看不到的角落,有多少孩子做梦都想要拥有汲取知识的机会。

读书就像是一座灯塔,能够把他们拉出混沌的沼泽,不断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3

歌手李健,曾在母校清华大学演讲时,说过这样一件事:

有年冬天,一个星期六,天很冷。

宿舍里两个学习比较好的男生七点多就起床了,吵醒了另一个学习稍微逊色一点的。

被吵醒的男生看了看匆匆忙忙的两人,问了句:“大周六上自习,不至于吧。”

那两个男生没理会,出门了。

过一会,这个被吵醒的男生也收拾了东西去自习了。

还有一次,宿舍里的一个男生,和另一个同学争执了起来。

吵架的内容不是其他,而是尼采和叔本华的哲学问题。

他们为学术争执得特别严肃,甚至好几天谁也不理谁。

而这位男生,拿到了清华德语竞赛的最佳,同时还自学法语、日语,熟练掌握英语。

刻苦读书,把自己逼进好学校,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就像网上流传的一张图,中国互联网大佬们的聚餐。

这些老总、创始人们,无一不是毕业于名校。

在一个优秀的圈子里,你也会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努力。

慵懒的人,抱团取暖;而优秀的人,互相促进。

这也是读书能够带来的无可替代的意义。

4

不久前,一位49岁的宿管阿姨火了。

她早上十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连续3年旁听上海交大的课程。

700多个日日夜夜,她背单词、坚持上网课,一天都没有懈怠过。

每个休息日、空余时间,都被学习任务安排得满满的。

很多人都劝她:何苦呢?你的年龄已经不适合再学语言了。

但她却不想妥协,拼命读、拼命记,不断重复刻意练习。

最后,她儿子考上了复旦大学研究生,而她自己也被录取为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读书,真的永远不会太晚。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挑战自己的潜力,这样你才能获得进步,而不是原地打转。

很多人究其一生,都在寻找着成功的捷径。

而他们却忘记了,只有踏踏实实、永远不放弃提升自己,才能配得上最耀眼的风景。

为自己的人生,好好地燃一次吧。

共勉。

关于作者/小椰子,精读主创,简书推荐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

(编辑:刘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