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强化绩效评价,放大减税降费效果

贾康学术平台 贾康
2019-05-29 10:4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面对减税降费、房地产税、中美贸易摩擦等热点话题,经济学家贾康教授进行了深刻分析。他认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在不确定性中把握可选择、可做、而且必须做好的应做之事。

对减税降费的改革工作做绩效评价

减税降费应该是一个集合概念,不能光讲减税,减税和税外负担要一起往下减——比如说行政性收费、五险一金等这些负担。

显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过去已经做了若干年努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加强力度。从特征上看,2018年我国实际完成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今年的目标是“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可以说,减税降费的年度目标有了大幅加码。

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量化加力。中央要求加力还要增效,即减税降费要有更好的效果。

如何让减税降费有更好的效果?我认为,有必要对减税降费的改革工作措施做绩效评价,按照减税降费的大方向,对落实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化考评。要配上更多的配套改革、机制创新,实行绩效全面管理——做好事前事中事后考核,把加力的效果放大。结合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提效要求,可以理解为必须把绩效考评往前推进一大步。目前看方向已定,未来要做的是把这件事由粗到细可持续地做好。

房地产税“稳步推进”显得实操些

继去年后,“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再度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从“稳妥推进”变成了“稳步推进”,改了一个“字”,稍微有点语意差别,“稳步”显得更对接一些操作层面。但需要指出的是房地税立法方向没有变,从政府工作报告也可以看出是“不要着急”,但房地产税何时落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及。

房地产税可以遏制肆无忌惮的炒作,也会在供需互动中“内生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减少已经形成的住房空置率。试想,目前空置的这些住房,假如没有持有环节的成本,房主可以不闻不问,继续空置;但如果有了这个税,哪怕不急于出手卖掉房子,房主也会考虑把空置房投到租房市场去对冲税收形成的经济压力,增加社会有效房源供给潜力,为市场供需情况好转做出贡献。

房地产税也是优化国民收入再分配机制、减少全社会税收痛苦程度的势在必行的改革。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格局中,直接税的比重上升了,间接税所占比重就可以下调。

“三句话”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面对美国作为老大一定会打压老二的这个贸易摩擦升级,我觉得有三句话是可以说的:

第一,要变坏事为好事。贸易摩擦升级肯定不是好事,是坏事。但是它带来的好处呢,却已经在“辩证法”的概念上,实在让我们感受到了,暴露一些矛盾以后,反而使我们大家把过去一些觉得难以形成共识、推不动的事情,现在一下子推动了,而且形势比人强。中美之间,产业链的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已经完全不同于冷战时代。2018年大家都还觉得剑拔弩张之时,企业家里的“男神”马斯克突然启动,跑到上海签了建设全球最大的外商投资单体工厂的大合同,现在正抓紧建设,我看这次两会上说,今年年内就可以进入实际生产过程,它一些生产线就开始能运转了,这就是超常规发展啊。人家盯着这个机会呢,大家感觉的坏事,一下子可能变成一个双方都能够认可共赢前景的好事。老百姓受益也是实实在在的,致癌药物关税降低,而且克强总理说要盯着落实在价位上来降低,那有癌症病人的多少家庭来说,这就是好事,就是坏事变成了福音。要充分运用开放倒逼改革变坏事为好事的机制。

第二句话就是变压力为动力。我们不否认确实有压力,但这个压力是可以变成动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会更加坚定不移,因为既然别无选择,那么凝聚共识,做好该做的事情,就是以排除法抓住下面更清晰的这个作为空间了。

这个过程中如果处理得好,会有第三句话:变被动为主动,一定是内含于它推进的过程。因为中国、辽宁,以及不论东部、中部、西部,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有非常可观的空间。在这个未来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的过程中间,是一个走上坡路的态势:工业革命以后我们落伍了,现在“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是继续表现我们后劲的这个历史过程。未来这几十年里,变被动为主动,从中美关系全局来说,我们认为就是在争取斗而不破、中国继续和平发展的过程中,最后逼着美国不得不和平接受中国跟它的差距越缩越小,这是我们应全力争取的。

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整个全球化的演变中,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后的超常规发展中,现在中央认为要正视百年未有之变局。我直接的感受,是“不确定性”,在2018年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为代表,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了。这种不确定性,其实已经带来了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市场层面预期的下调,还有从经济层面实际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社会、甚至政治层面的各种因素的互动。

谈到不确定性,就意味着去做预测有极大的困难。很难很清晰地在预测概念上描绘,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的具体样式、程度、领域、特征。这些风险是在不确定之下有待我们再进一步密切跟踪,去注意和解决怎么防范的问题。但是在指导思想上来说,就是要有底线思维防患未然,甚至要有思想准备应对难以预料的惊涛骇浪。

我基本的思路,是一定要把国际上的这些变化和中国国内矛盾凸显的交织放在一起,来认识这种百年未有之变局,而我们自己,在基本认识的主线上应该看清楚,不论有多少不确定性,有多少风险因素的积累和以后的演变,在整个人类社会文明提升的主潮流这个概念上,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把握大势上的“确定性”,继续紧紧地抓住“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条主线,在推进全球化和中国必须进一步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以应对全球化、也加上我们新经济的信息化以及我们全面提升现代化中的法治化、民主化等等这些努力之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的和平发展,追求中国在和平发展中间以超常规过程来引出的和平崛起,也就是中央在十九大已经明确给出的“新的两步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2049-2050年这个时点上建成现代化强国。

简要地说,就是百年未有之变局正在考验我们,但我们要在不确定性中把握可选择、可做、而且必须做好的应做之事。这样是保持我们的战略定力,于前进中将动力与潜力不断释放而必须选择和必须做好的事情。还是“改革开放”四个大字:坚定不移地在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以开放来和全球各个经济体互动,在和平发展的这个总基调上,以开放倒逼我们的改革,来啃下硬骨头,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那么在全局来看,这是防范风险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种支撑力量。如果我们能够在改革开放已经开辟的超常规发展大道上,继续以中高速升级版高质量发展这个态势往前走,那么应对惊涛骇浪,我们就有更充分的内在实力,就能更好地运用我们的潜力、回旋余地和弹性空间。

免责声明:21财经APP金V头条提供的专栏作者署名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21财经立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相关内容所涉及的投资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来源:贾康学术平台

(编辑:黄良东)

贾康

经济学家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学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