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减反增!东莞台企2年多了342家,青年台商越来越多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杜弘禹 广州报道
2019-05-31 15:50

“即使东莞台商把一部分产能搬到东南亚,也会保留一部分功能在东莞,有的留下总部,有的留下设计中心,总会留下一些东西。”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是台商最早进入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但近年“台商撤离东莞”的传言不时传出,可东莞台企并未减少,相反还在持续增加。

5月31日,南方日报披露,根据东莞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东莞全市正在经营的台资企业一共有3780家。这一数据在2018年三季度为3722家,2016年11月为3438家。

过去的大约2年时间里,东莞的台资企业一共增加了342家,较之总量,增幅不小。

尽管随着综合成本上涨,确有部分劳动密集型台资企业离开东莞,但更多企业选择留下并加速转型升级,这一过程中,许多台商二代开始接班。更为重要的是,还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也愿意到东莞创新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关键的吸引力之一,而东莞不断推出的各类扶持政策正在创造条件。

近六年台企稳定在3400家以上

改革开放40年中,东莞经济发展的轨迹是,承接港澳台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而在快速成为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由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及民营经济为重点构成的多元化格局。

因此,东莞台企众多。近年,舆论高度关注东莞台企数量增减,曾多次传出台企撤离东莞的声音。然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近年官方渠道披露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东莞台企数量不减反增。

早在2017年初,针对彼时“数千台企撤离东莞”的传言,国台办出面辟谣称“与事实严重不符”,并公布数据佐证:截至2016年11月底,东莞全市正常经营的台资企业3438家。

到了2018年底2018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上,东莞市长肖亚非再度披露“台企数据”,称截至当年第三季度共有台资企业3722家,并表示东莞是台资进入大陆时间最早、投资最密集、发展最成功的地区之一。

据东莞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底,东莞全市正在经营的台资企业共有3780家。这意味着,差不多2年时间里,东莞台企增加了342家,其中仅2018年第四季度就增加了58家。

2016-2018年,东莞的GDP增速以此为8.1%、8.1%和7.4%,均高于全国和广东全省平均水平,从增速排名来看也在广东21个地市中位居前列,经济活力较高。同时,经济总量也已突破8000亿元大关。

事实上,近六年来,东莞的台资企业数量一直稳定在3400家以上。并且,按东莞官方说法,台资已经成为东莞的第二大外资,历年累计合同利用台资212.8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200.29亿美元。

2018年的投资数据也显示出台资对东莞仍具备较高热情。

2018年,东莞全市新签台资项目268宗,同比增加78宗,合同利用台资2.85亿美元,新签、增资超过千万美元的项目共有12宗。作为参考,2018年东莞全市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为1400宗,合同外资金额为23.83亿美元,台资占比依旧不小。

目前,台资企业在东莞投资主要从事制造业且以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电子及通信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占台资企业总数的53.8%,各行业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配套完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东莞走访过程中也看到,上述规模不小的投资,现实中转化为遍布该市大大小小的台资制造业企业,不少已是龙头企业、隐形冠军。此外,还有台商大厦、子弟学校及医院等。

台商为何舍不得离开东莞?

这么多年来,并非没有台企在东莞倒闭或撤出。

2017年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蔡俊宏在对“数千台企撤离东莞”辟谣时曾说,一些台企关停,但是除部分经营不善外,许多是转向其它经营,也有的是第二代不愿意接手经营。

最近在南方日报的报道中,东莞台商协会辅导会长翟所领说,东莞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台企选择了内迁或者把部分生产线搬到东南亚。

不过,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更多的企业选择留下,并且加速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全市拥有自主品牌的台资企业超过600家,累计注册商标(品牌)3200多个。2008年以来,台企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336个,占东莞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的36.5%。

蔡俊宏在前述辟谣时也曾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台企经过几年转型努力,许多在内销渠道拓展、品牌建立等方面取得成果。现在在东莞仍然保持经营的台企,都是经过市场检验,具有优秀品质的企业。

东莞台企百科机械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业务执行总经理解文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企业在占领直立式精密注塑机市场足够份额后,近年开始探索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运用模块化定制新模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融合,抢占更为前沿、更具潜力市场,并且取得一定成效。

诸多台企愿意坚守东莞、继续投资,表明该市仍具强大吸引力。

东莞最突出的是产业基础和产业链优势。翟所领对媒体说,东莞的供应链较为完备,其他地方比不上。数据也显示,目前东莞全市大约有12万家工业企业,涵盖30多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

此外,东莞的区位优势亦在不断突显。

东莞位于广州和深圳两大一线城市之间,这一格局全国仅有,并且与香港联系紧密。更重要的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有望获得更多辐射带动。

翟所领也在受访时表示,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东莞对台商来说依然具备优势。东莞台商客户的来源,绝大多数在香港。如果跑到印度去,客户到厂里看的机会就很少了。因此,即使东莞台商把一部分产能搬到东南亚,也会保留一部分功能在东莞,有的留下总部,有的留下设计中心,总会留下一些东西。

与此同时,近年东莞不断完善的转型升级政策支撑体系,包括重点推出一批惠台政策,也为东莞台企存量的优化和增量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东莞的青年台商越来越多了,一方面是不少“台商二代”接班走上舞台,带领企业开始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来了许多台湾青年创新产业。

数据显示,目前东莞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已储备139个青创项目,其中已完成落户注册101家。青创示范点已入驻18个台湾创业团队。南方日报的报道说:“东莞的台湾青年创业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不仅东莞,同为大湾区城市、制造业重镇的佛山,亦是如此。一位前来佛山从事智能制造领域创业的台湾青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看中的是这里庞大的需求市场、政府有力支持和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

官方也有意推动台商、台湾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除东莞举措频出之外,近期广州也出台了60条具体举措。根据广州市台办不完全统计显示,近3年广州新增台湾青年创业项目近100个,新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人员近2000人,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医疗卫生、金融、服务、高等教育等领域。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