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墙上到脸上 川剧脸谱的“复活”之路
川剧,又称川戏,这一在唐代大放异彩的中国传统地方戏种,曾被誉为“蜀戏冠天下”。
但身贴“古老”标签的川剧,和多数地方传统戏曲一样,在现代社会难逃门庭冷落,乃至被人遗忘的命运。
5月下旬的一天,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老院子里来了一群90后年轻人。他们手里拿的、嘴里说的,是川剧里的绝活之一——变脸手绘的脸谱。
一张画工精美的脸谱,除了戏台上演员的装扮,更多的用途是墙上的一幅装饰画。但这群来自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国宝联萌项目组”的年轻人们,正在想办法把这一张张久违的脸从墙上“请”下来,让它重新鲜活。
从故宫淘宝的火,到川剧变脸淘宝商业开发,以及接下来的兵马俑淘宝、敦煌淘宝、天眼淘宝、长城淘宝、长征火箭淘宝等,有着强大IP变现力量的淘宝“脑洞大开”:希望借助淘宝千万买家和自身的创意开发资源,3年内开发超100个国宝IP,打造百亿级市场。
画在纸上和脸上的手绘者
人间四月天。成都市成华区东风路北一巷3号,大株的珊瑚树在水塘边花团锦簇。小白花拼命压低了枝头,给树下正埋头做事的一位小伙子送来一缕清香。
这位年轻人叫禾上,是阿里巴巴零售事业部的设计师。他手拿一张花花绿绿的面膜,正在绘声绘色地介绍:“川剧脸谱多以红色来表示忠肝义胆的人物,如关羽、姜维;黑色多用来表现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人物,如包公。白色多用来表现冷酷无情、阴险狡诈的人物,如曹操。绿色和蓝色多用来表现草莽英雄、绿林好汉或好勇斗狠而又凶残的人物,如单雄信。而金、银和灰色具有虚幻神秘的感觉,多用来表现佛、神、仙、妖、鬼怪等角色。”
说话间,一位美女把一张画有白娘子脸谱的面膜往脸上一盖,“变脸”的她引来了一阵手机的“咔嚓”拍照声,夹杂着惊呼和玩笑。
白娘子、貂蝉、穆桂英……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古代美女或女中豪杰的面膜脸谱描绘,都出自禾上之手。
禾上展示“作品”的水塘另一边,舞着水袖、穿着旦角戏服的演员正在排练。此时晨雾刚散,阳光打在院子里一块字体俊逸洒脱的牌匾上——“成都市川剧研究院”。
“这些人物形象都是川剧的传统名目里精心挑选出来的,白娘子勇敢热情,貂蝉美貌如花,穆桂英少年英气,这些人物的性格也是今人喜欢的。”禾上继续说,他把每张脸分为6个部分,包括额头的片子、眼妆、吊眉、唇妆、脸颊纹样等。但在学习了大量传统的川剧脸谱绘画后,他和设计团队并没有原样照搬。
“我们在几次设计中都发现嘴唇不够‘戏曲化’,咨询后才了解到,川剧脸谱和别的戏曲脸谱不同,本身就是活谱,演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绘制脸谱。川剧的唇妆本来是比较贴近生活的,所以面膜上我们大胆设计了小嘴唇妆,从而避免女性消费者敷上后大嘴唇设计看起来像‘香肠嘴’。”禾上说,这样方便消费者自拍分享。
在同样是90后的淘宝“国宝联萌项目组”成员王东荃看来,类似的创意是让中国的大量国宝年轻化、IP化,从而走进普通大众生活的灵感来源。
“创意开发资源的欠缺,让不少人对国宝的印象还停留在博物馆或传统故纸堆里高高在上的‘庄严’形象。与此同时,年轻人对国宝IP的文化消费需求却在快速增长。”王东荃说,《中国传统文化产业互联网+大数据报告》显示,淘宝平台上80后、90后已成传统文化消费的主力,与线下传统文化产业的消费结构形成鲜明对比。
文化消费的供需错层和失衡,让阿里巴巴看到了机遇。于是,今年上半年,淘宝提出了“联萌计划”:先从创意开始,集淘宝平台所有商家的力量,并邀请设计团队入驻,通过国宝拥有方授权和IP方二次创作及版权保护,进行孵化、设计、生产、运营全产业链打造,让国宝“复活”。
成都籍的王东荃和禾上,首先盯上了家门口的“生意”。按照淘宝的设想,除了代表古人创造力的物品,如戏曲、兵马俑、敦煌莫高窟、长城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千年国宝IP,反映当代社会人民创造力的产物,如长征火箭、辽宁号航母、FAST天眼望远镜等大国重器也有望国宝IP化。其次,有可商业化空间,自身就带有很强IP属性的国宝也进入了淘宝“联萌”的范围。
在川剧的另一个主演地重庆,有一位80岁高龄的川剧脸谱手绘者——龚思全老人。他曾利用60年的时间,走访了200多个藏在民间的川剧艺人,收藏了800多幅川剧脸谱画,直接支撑起《中国戏曲脸谱·川剧脸谱》一书。他曾在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传统川剧老艺人的去世,自己珍爱的川剧脸谱正面临消亡!
也许,一直走在脸谱收藏和绘制路上的龚思全将不再感到孤单:在淘宝7亿多庞大规模的用户群体下,一张张“复活”的脸谱将借助平民化的面膜,让一个个爱美人士也实现“变脸”。
从商业开发到开发观众
“我们主要是创作剧目,以后哪怕淘宝靠川剧文创开发赚再多的钱,我们也不会去做IP设计和开发。”珊瑚树下,院子里的主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院长雷音坚定地对记者说。
这次淘宝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商业开发,让他很感意外。但在他的内心,有一个小小的期许:从面膜开发到销售,淘宝达到的是商业目的,但同时也扩大了川剧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万一姑娘们用脸谱面膜后想更多地了解白娘子,去看一场川剧呢?
但其实雷音知道,从面膜到热爱戏曲文化,哪有那么简单。
“就拿变脸来说吧。我们尝试先把川剧的元素进行传播。在成都锦江剧场,每晚有变脸、水袖、长刀等各种绝活上演,从2011年演到现在,至今经久不衰,有时一天要加演3-4场。”雷音说,5月15日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 “亚洲文化嘉年华”上,川剧变脸受邀表演也大受欢迎。
但变脸的频繁上演遭到了不少老戏迷的质疑,认为这是戏曲颠覆,给不懂川剧的人看的,糟蹋了传统文化。
对此思考了良久的雷音开始了他的“开发观众”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传统曲目原汁原味地演,每周六下午在悦来茶楼雷打不动。目前光成都就有20万的川剧迷;另一条则是面向全球观众,给不懂剧的人看,演出多用肢体语言。
雷音说:戏曲是传统文化,比如“覆水难收”成语就出自川剧典故。但正统戏是要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观众才能看得懂的。如何用创新剧拉近现代人的审美观,不断开发观众,不让川剧断代,这是一个川剧人的历史使命。
“淘宝这次来做川剧面膜开发,和以前脸谱的系列产品完全不同。之前的大多是纪念品,现在做的是消耗品。任何东西,只有贴近生活,才会有更大的市场。”雷音说。
(编辑:许望)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