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路油纸伞:开合之间,守望千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许伟明;李亚蝉
2019-06-04 07:00

本报特约作者 许伟明、李亚蝉 江西上饶报道

【一】

天气大晴,工人们正在抓紧干活。伞厂中间的空地上,大半摆满了油纸伞,在强阳光的照射下,刷过油的伞面反射出晃眼的色泽。

伞厂原本是一所小学,四周是两层的校舍,中间围着一个小操场,面积大概和一个篮球场相当。后来学校搬走了,旧校舍被戴根盛看中并买下来,成为一个传统油纸伞传习与生产基地。

四周的校舍,都是两层高的水泥建筑,但屋顶不是平顶,而是黑瓦片、斜坡面,间隔几道马头墙——这是当地常见的建筑装饰手法。在江西婺源,新旧建筑不论高矮,一律白墙黑瓦,在雾气朦胧的青山绿水间,显得简单明了。

伞厂里永久地散发着一股桐油的气味。桐油是从桐树的果子中榨出来的,散发着有些刺鼻的气息,但有很好的防潮、防腐功能。在中国古建筑,或者在渔船上,桐油也被经常使用到。而在至少一千年前,中国人就把桐油刷在棉纸上,用来制作油纸伞了。

但刷桐油对天气比较挑剔,太阳越辣越好,目前的这种大晴天是很好的。工人把纸伞撑开,用刷子蘸上桐油,刷过伞面,桐油就会迅速渗入白纸内。刷过油后,工人再把伞拿到阳光下晾晒,直至桐油完全干透。

经过阳光暴晒后的纸伞,伞面会显得很透亮,如同磨砂玻璃似的,虽不至于透明,但在下雨的时候可以透过伞面看到雨滴的汇聚和滑动。而如果是在阴天的时候风干,或者放在室内阴干,伞面就没法得到这种透亮感。油纸伞今天仍很难进行机械化生产,不仅在于大量的工序离不开双手,还在于晒伞的过程如同农作物的生长一般离不开太阳。

“今年的气候不太正常,往年这个时候晴天多,今年经常下雨”。往年这个时节是一年中很重要的生产季节,如果这几个月没抓紧,就会很快进入到六七月份梅雨季节。江南的梅雨时节,6月至7月绵绵细雨,下个不停,很多东西就会长霉,是不适合做油纸伞的。但今年的气候变化大,雨多晴少,影响了伞厂的节奏,让戴根盛有些着急。

戴根盛是这家纸伞厂的老板,也是婺源油纸伞工艺的省级传承人。他带着我了解一道道的流程。做伞的流程很是漫长和琐碎,大的流程就有30多个,小的流程则要上百个。我们在伞厂的不同楼层内穿梭,在不同的工作室里,工人都沉浸在某个环节里,做伞骨架、绕伞圈、画伞面、刷桐油、晒纸伞,他们沉默而专注。

除了我当天能看到的流程外,还有大量没看到的工序。在制作过程中,共需近30多道工序,如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和结伞顶等。

一楼过道上的一台音响放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歌,很多时候那是整个伞厂全部的声音。在钢架伞流行的今天,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在生产着今天已少有人用的油纸伞,很容易给人一种时间倒流的错觉。

厂子除了做纸伞,也做绸伞,不过绸伞不刷桐油,不能在雨中使用,只能用来作为道具或者装饰等。但油纸伞是确确实实的有遮阳、遮雨的实用功能,刷过桐油的纸伞,纸面会有附着一层颇有韧劲的薄膜,让纸伞不仅可以隔雨,也更加可靠耐用。

【二】

甲路村位于婺源县的西北部,村里人多姓张。这里之所以盛产油纸伞,传说是缘起于一件偶然的事。在南宋末年,丞相马廷鸾是甲路张氏的女婿,有一次逸居甲路,从当时的京城杭州带回了一把油纸伞。甲路人心灵手巧,竟从这把伞中摸索出了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并不断改良工艺,后来还世代以纸伞为主要营生。

在古代,甲路村地处古徽州和古饶州之间的通衢要道上,所以被称为“甲道”。至今,在村里面还有一条数百米的石板街,以及一座横跨小溪的廊桥——村里人称它为“花桥”,这些都是古驿道留下的遗迹。数百年后,驿道上的历史烟云早已散去,但村子保留了下来,油纸伞的古老工艺也保留了下来。

从一把伞到一个产业,不仅因为甲路人的手巧,还在于这个地方有着便于油纸伞生产与贸易的诸多优势条件。甲路纸伞的结构虽然看似简单,但要制作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纸伞用料要求很高,要精选上等竹木、优质皮棉纸、桐油、柿油等。甲路村是竹子之乡,其它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能满足纸伞生产制作所需。

中国做油纸伞的地方不少,除了婺源,还有浙江杭州,四川泸州、福建福州、湖南益阳等地。这些地方的共同点是,都是竹乡。油纸伞的部件主要是伞面、伞骨、伞柄,其中伞面是棉纸做的,上葫芦头、下葫芦头是用木头做的,其余全是竹子,整个伞没有用到任何一个金属件。

油纸伞所用的优质竹子,至少要3年以上,竹纤维生长的时间足够长,才能变得更加坚硬且有韧劲。另外,所选竹子需是光照均匀的最佳,这样竹子内部的质地会更加均匀。在一棵整竹中,真正能用来做纸伞的部分不多。靠近根部的这段竹节太细密,不能用。竹子开桠长叶的部分,竹子质地不匀称,也不能用。掐头去尾,就中间这一截是能用的。

在戴根盛的伞厂里,实行的“企业+农户”的模式,砍竹这个流程是交给各个农户来做的。农户自家都种有大片的竹子,他们自己上山砍竹。不过,准备竹子的季节,一般要等到秋季以后,这个时候竹子里的糖分含量低,不容易招虫蛀。如果是在春夏季节去砍竹子,含糖量比较高,不管回来怎么处理,都很难避免虫子的蛀蚀。因此,一般来说,当地农民会在秋天的时候,就准备足够的竹子材料,供第二年春夏季节的时候使用。

从山里砍回来的竹子,要在破开后,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可以去竹子中所含的糖分,还要水煮日晒,确保竹子不会被虫蛀、或者发生霉变,让竹制伞架更经久耐用。农民们会把竹子做好标记,分批整理储存。这里有一个讲究,同一棵竹子的材料,一般要用在同一把伞上面,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材质的一致性。

伞厂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去给每家农户提出具体的尺寸要求,并向每一家农户提供用来做伞架的上葫芦头、下葫芦头。这两个部件比较精密,都是硬木加工而成的,分别用来做顶部的伞尾、连接主伞骨和支伞骨的铰接座。农民们自己会把竹子刮掉竹青,削成合适的尺寸,再进行钻孔、拼架,成为伞的支架。

甲路村民对于纸伞的选材和利用早已形成一套严格的标准。比如,伞骨的部分,只能出现一个竹节。不同大小的伞,伞骨数量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伞越大其伞骨的数量越多,从10几根到40根不等。不同竹构件之间的连接,主要用韧劲十足的尼龙绳来连接。这些竹架来到伞厂后,会进行进一步的蒸煮和暴晒等加工,接下来就可以进入上伞面的流程了。

地处古驿道上的甲路村,有着天然的商贸优势,往来不绝的商贾,将这里的油纸伞销往饶州、徽州、杭州等地。从徽州出去的徽商,他们在大江南北经商,每到一地,也将甲路油纸伞带至当地。

民国时期,甲路油纸伞的生产达到过一个高峰,当地有伞铺36家,1943年,油纸伞的年产量高达25.2万余把。由于甲路伞的品质可靠,有一首民谣唱到,“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杭州的丝绸不用拣”。

【三】

戴根盛进入油纸伞行业是在1990年,那时油纸伞在钢架伞的竞争下早已惨淡,辉煌的年代早已经过去,曾经随处可见的油纸伞作坊全部消失,传统油纸伞的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戴根盛戴着眼镜,谈起油纸伞和自己的往事,娓娓道来、滔滔不绝。他今年59岁,身上有一股子文化人的儒雅,又有手艺人的专注和热情。当年他和油纸伞的结缘,其实非常偶然。

他先是在甲路乡(甲路村的上级乡)的中学当老师,后来又到乡文化站任站长,其间这个文化站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站”。有一回,江西省文化厅的领导到文化站里考察,专门提起了传统油纸伞,这让他开始关注起油纸伞的事情。

要复兴油纸伞,得先为油纸伞找到市场。当时,他最先想到的是把油纸伞销往杭州,让当地的旅游商店将纸伞卖给游客。杭州市西湖有白娘子传说,在西湖边撑一把油纸伞,太符合中国人的文学想象了。

于是他向当时的乡书记汇报,乡里同意借给他5000元启动资金进行试验,但这5000元需要他自己担保。“当时说的是,如果成功了,这5000元就是乡镇里对伞厂的投资,如果失败了,就是我个人向乡里借款,要我全部归还。我当时的工资只有几十元,相当于我如果失败了,要还给乡里10年的工资。”

拿到5000元后,他组织了甲路村仅存的4名老艺人,重新恢复传统的油纸伞工艺,并赶制出500把油纸伞。之后,他将部分纸伞带到杭州,希望在这里打开市场。

800多年前,南宋丞相马廷鸾把油纸伞从杭州带至甲路村,甲路村民自己摸索,造就了油纸伞业的繁荣。谁能想到,800年后,戴根盛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他由甲路村出发,来到杭州,希冀杭州市场帮助甲路的伞业重新辉煌。

那时,戴根盛和几个师傅肩挑背扛辗转乘车,才把纸伞运到杭州西湖边。“我就和那边的旅游商店说,帮我把伞摆上去,能卖出去再给我钱。”但他在店外等了几天,却发现店员从来没把他的伞摆上架。后来他又辗转到苏州、扬州等城市,经历了一系列的艰难,才逐步地找到了买家。

古老的甲路伞业,像是一棵干枯的老树,第一次被浇灌了一点点的水。经过戴根盛和几位老艺人的艰难打拼,伞厂规模逐渐做大,还吸引了一些年轻人也参与进来。甲路伞业后来在戴根盛的带领下,虽一路跌跌撞撞,但也越发地富有生机了。

2003年,戴根盛借了几十万元将伞厂从政府买下来,他按照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工艺,丰富产品种类,让油纸伞业逐步扩大。2007年,就在他体验成功的快乐的时候,纸伞厂陷入了一段特殊的艰难时期。当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油纸伞市场突然萎靡,纸伞厂一度三四个月发不出工资,员工怨声载道,有的人甚至提议让他关掉工厂,发工资散伙。戴根盛个人勉强支撑,还是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好在当时获得了一个来自台湾的大订单,才让戴根盛的伞厂起死回生。

戴根盛说,油纸伞的最高峰是2013-2015这三年,当时厂里员工有70多人(不含在家做骨架的农户),每年能出60多万把伞。如今,经历了之前几年的高峰之后,甲路油纸伞又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周期,现在工厂的固定工人有40多名。

【四】

伞厂的工人多为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在他们当中,36岁的张淑敏是厂里最年轻的工匠。她和57岁的师父,是厂里专职给油纸伞画伞面的两名画师。

落笔之处,红色的牡丹盛开。她一手安静地擎着小伞,一手握着毛笔在快速作画,颜料一块块地留在伞面上,牡丹的花瓣、花蕊、绿叶、枝蔓,都在一点点生长开来。

一大堆空白的伞面等着她画,就像陶瓷厂里那些空白的瓷器等着上彩。每天她至少要画几十把伞,伞面有大有小,小的几笔可成,半径约20厘米的装饰伞,她三五分钟内便可画完,尺寸更大的伞面,要多费点时间,但仍然很快。

张淑敏从20岁开始进厂,画了16年的伞画,那些牡丹、兰花、草木、藤蔓,她已经画了几千遍,所以她落笔的时候没有任何犹豫,只见娴熟、干脆、果断。不过有些时候需要题词,她就会画好后留下空白位置,等给她的老公来写,“我老公的字比我写的好看”。

油纸伞的利润并不高,工厂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工人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完成琐碎的流程。而年轻的一代,很难接受这样需要耐心、收入却不高的工作。

在油纸伞的众多环节中,张淑敏的图画是油纸伞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很多时候,市场上的客户会选择印好的图案来做伞,或者干脆只要一把无需任何图案的素伞,那就没她什么事了。但也有很多客户需要手绘的图案,那便由她或师父来完成。

她的作画服务于油纸伞的装饰,并不试图脱离出来,独立成为一件美术作品。对张淑敏而言,她的伞画并不是艺术,而是一种工艺画,它的价值依托于伞。

在安静的手艺和绘画中,时光仿佛又回到了那段使用油纸伞的日子。那时候,油纸伞是生活中的常用品,人们珍惜它,坏了就会拿到伞铺去修补。只要使用得当,注意爱惜,油纸伞就可以使用很长的时间。于是很多油纸伞业早就超越使用之物,而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与记忆。

在过去,人们曾经撑着一把油纸伞在婺源的田野中行走,在苏杭的雨巷中行走,在中国的文学意象中行走。走着走着,蓦然回首,雨中的人们早已不再使用油纸伞了,改用更为廉价、方便携带的钢架伞。那些承载着记忆的油纸伞,退回至历史深处,只能以收藏品的形式偶尔出现。

两年前,伞厂的最后一名老艺人去世。戴根盛性格豁达,对于创业艰辛、市场起伏并不十分介怀,但提起二十几年来一起恢复与坚守油纸伞工艺的4名老艺人,则感慨不已。

在2013-2015的那个高峰期过去之后,甲路油纸伞厂有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周期里,现在工厂和产量都约为最高峰时期的一半。戴根盛经过30多年的锤炼,大概已经习惯了这种巨大的市场沉浮。很多当年高峰期进入油纸伞行业的人,后来纷纷倒闭破产,唯独他一路坚持下来。其中原因并不在于他的市场手腕有多高明,而在于他并不试图从油纸伞中发财,而是凭着一股子热情执着,去做出更有品质的油纸伞。

如今,戴根盛正在试图通过对游客的开放体验,以及伞面内容的个性定制等,让更多的人喜欢油纸伞。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油纸伞又一次走进大众的视野中。而年轻人对汉服的热衷,也预示着油纸伞的新机。

离开伞厂的第二天,婺源又下雨了。甲路村伞厂的晒伞工作,被迫要停下来了。不过这也意味着打开油纸伞的时候来了。

(编辑: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