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再谈水果涨价:随着应季水果上市,多地水果价格显著回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夏旭田 北京报道
2019-06-05 16:44

6月5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负责人就近期水果价格波动问题发表谈话称,近期随着气温回升,应季水果上市量逐步增加,多种水果价格呈回落态势,多地水果价格普遍显著回落。他指出,中国水果生产品类丰富,产需大体平衡,常年生产供应有保障,完全能够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这是商务部近一周来第二次谈水果涨价问题,在5月30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也指出,蔬菜水果的价格将会随着上市量的不断增加,总体进一步呈现回落的态势

近期,部分水果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引发消费者和舆论关注。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6月5日对此发表谈话并指出,近期随着气温回升,应季水果上市量逐步增加,多种水果价格呈回落态势。据了解,近期山东樱桃、河北香瓜和油桃、广东荔枝等正在批量上市,多地水果价格普遍显著回落。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为例,6月4日红灯樱桃、京欣西瓜、妃子笑荔枝平均批发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3元、2.6元和16元,较五月初价格分别回落48.9%、46.9%和42.4%。

该负责人表示,我国是水果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2018年全国水果总产量约2.57亿吨,进口水果约552.7万吨。我国水果生产品类丰富,产需大体平衡,常年生产供应有保障,完全能够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4、5月是水果供应的淡季,价格通常会出现季节性上涨。今年水果价格,特别是苹果、梨等品种受短期供求变化、天气等因素影响波动幅度较大,预计后期价格将随着应季水果批量上市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商务部将继续加强市场监测,指导各地积极推动产销衔接,切实保障水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在5月30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指出,蔬菜水果价格的上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供给减少,2018年是水果生产的“小年”,倒春寒导致陕西、山东等主产区的苹果、梨等水果的减产,根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的数据,2018年全国苹果、梨分别减产约25%和20%;二是天气的因素,今年开春以后华东、华中等主产区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北方部分地区气温大幅波动,对果蔬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高峰指出,近段时间,随着蔬菜上市量的增加,肉类消费进入淡季,猪肉、蔬菜价格呈回落态势,5月20-26日,猪肉价格比5月初下降了0.8%,蔬菜价格下降了6.9%,但是苹果和梨等水果的品种价格仍然保持在高位。

“下一步来看,夏季是肉类消费的淡季,预计猪肉的价格将保持平稳。蔬菜水果的价格将会随着上市量的不断增加,总体进一步呈现回落的态势。”高峰称。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