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专家:不能“居民前端分类,后端处理混合”
垃圾分类的全面推开已势在必行。
6月6日,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根据要求,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目前,多地已经开始启动垃圾分类工作。
然而,垃圾分类如何推广,一直是个难题。民众参与意愿不高,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垃圾分类“必答题”
2019年,垃圾分类将在全国所有地级市推行开来。
上述通知指出,各地级城市应于2019年底前,编制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以及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配套政策、具体措施。46个重点城市要完善既有实施方案,持续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目前,多地已经启动了垃圾分类的工作。
比如,广西南宁市日前启动“爱南宁 爱分类”主题活动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包括启动全市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贵阳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分别在启林创客小镇、西部研发基地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按照“四分法”标准在试点区域设置分类垃圾设施。
一些地方还展开了垃圾分类的新技术尝试。比如,重庆两江新区正在加快垃圾分类工作智慧化建设,分批次投用智能设备,通过大数据平台管理,并通过智能运算,接入12319数字城管中心,实现动态监管。湖北宜昌给垃圾袋装上“电子眼”,全程监督餐厨垃圾从居民家中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经处理站微生物发酵,转化成生物肥。
垃圾分类在各地快速推行,已经成为中国各个城市一个“必答题”。
“在垃圾的量上,由于经常使用互联网,比如外卖、快递等等,目前我国人均一天产生垃圾的量,达到1.1-1.2公斤,发达国家只有0.8、0.9公斤。我国出现了一个‘未富先奢’的局面。”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吸引全民参与?
目前,垃圾的产生有多个种类,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干垃圾、湿垃圾等等,如果能尽量“变废为宝”,不仅免于环境污染,还能产生经济利益。
而垃圾分类,就是垃圾再利用的前端程序。
2000年6月,我国曾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当时的建设部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深圳、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然而,19年过去了,很多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突破。
“垃圾分类,之前我们国家做过一次,但是没有成功。这一次又开始推行,我认为重点是吸引全民参与。”薛涛说。
但是,目前,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时有耳闻。比如,近日,浙江杭州海底捞绍兴路店被曝出因垃圾未合理分类,被城管局开出“垃圾拒运单”。还有上海垃圾分类“撤桶”导致居民将垃圾乱扔的问题。
究竟为何会这样?
“‘方便,一定不环保。’这句话我是同意的。”薛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是,一定要想一想,为什么居民不配合?生活垃圾分类,最重要的是要建设好干湿两条处理线,很多在中转站就要分类好了。不能够前端分类,后端混合。居民看到这样,会说,那我就不参与垃圾分类了。”
根据上述通知,各地级及以上城市要以“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和可回收物”为生活垃圾分类基本类型,确保有害垃圾单独投放,逐步做到干、湿垃圾分开,努力提高可回收物的单独投放比例。
同时,要加大运输环节管理力度,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做好物业部门和环境卫生部门的衔接,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
目前,很多城市还需要加快垃圾干湿分离处理线。
此外,薛涛指出,各地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你需要让居民知道,政府做了什么,然后居民才能做好他自己的事。”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