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好的人,最后去哪里了?佛山这组数据告诉你
读的书少,
感觉前路很迷茫?
说得这么绝对,
李小龙怕是不会同意。
又是一年毕业季,
在普通高中毕业生
参加高考的同时,
佛山1.7万名
中职毕业生,
去哪里了?
中职毕业生,
被认为是城市技能型人才的基石。
能否吸引和留住中职毕业生,
关乎制造业大市的产业发展。
南报君收集并分析了2016—2018年的佛山市和各区中职就业报告:最近3年来,佛山中职毕业生居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连续保持在八成以上。
人数增减与经济总量负相关
近3年,佛山中职毕业生人数连年减少。
对比佛山市和各区近3年的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可以看出,2016至2018年,佛山市中职毕业生总数为55755人。其中,2016年毕业生人数为19356人,2017年18471人,2018年17928人。
中职毕业生人数减少,与招生人数减少有关。
这是由于近3年佛山中职招生人数也呈递减趋势。其中,2018年的招生大幅减少了1478人。而查询近三年的全市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可以发现,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逐年递增。
为何会出现中职毕业生连年下降的情况?
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发布《关于下达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指导性招生任务的通知》中提到,珠三角地区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招生,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近几年的招生计划也呈现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趋势。
中职毕业生的增减与经济总量成反比。
在佛山全市中职毕业生连续3年逐年减少的大趋势下,五区中职毕业生的增减与经济总量成反比。经济总量最高的顺德区,中职毕业生减少最多,其他依次为南海区、禅城区。
八成以上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
中职毕业生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大。
2018年佛山市中职学校共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7928人,留在佛山区域就业比例(本地就业率)达到81.62%,对口就业率8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37%。
▲ 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网络图片)
随着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将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政府部门将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也将逐步提高
职业教育将迎来一个重要发展机遇
▲ 佛山中专学生在实训课上进行发动机气门机构检查、组装和拆解的训练内容。(资料图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再加上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
近几年企业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将会凸显
而以技能为专长的中职毕业生
将更受各用人单位的青睐
预计就业形式将会更好
中职毕业生主要流入这些行业
根据佛山“十三五”规划
佛山将继续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佛山产业发展的两大重点。
各区的中职毕业生行业流向统计显示,目前,佛山市中职毕业生主要流入财经商贸、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等行业,为这些产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举个例子:
顺德区2017-2018学年度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排名前六分别是:财经商贸、加工制造、信息技术、交通运输、旅游服务、文化艺术。这些专业的学生人数均过千,人数最多的财经商贸专业近几年的学生总数都是8000人左右,占学生总数的1/3,其次为加工制造,占1/4。财经商贸、加工制造和信息技术这三大类专业所占比重最大,占全区专业比重70%以上。
▲ 图表来自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官方微信“广东教育研究”发布的《图说2018年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去年全省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7.91%
根据《2018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201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285334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91%,与2017年(就业率98.00%)基本持平,就业形势保持平稳态势。
1、就业总体情况
▲ 在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中,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人数有7491人,五年一贯制升学人数有1230人,三二分段升学人数有14348人,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人数有395人,通过普通高考(即3+证书)录取升学人数有28342人,其他方式(即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升学人数有13842人。
2、就业去向
▲ 到国家机关及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有112449人;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有45351人;其他方式(包括应征入伍等)的有55913人。
▲ 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有8827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4.13%;从事第二产业的有38199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17.87%;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66687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78.00%。
▲ 本地就业的毕业生数有163729人;异地就业的有49651人;境外就业的有333人。
▲ 城区就业的毕业生数有145666人;镇区就业的有57147人;乡村就业的有10900人。
▲ 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有145556人;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有7090人;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有61067人。
3、各专业大类就业情况
▲ 从毕业生数看,财经商贸类专业毕业生数最多,有65843人;其次是信息技术类,毕业生数有45499人;加工制造类为第三,毕业生数有31056人。
从就业学生数看,财经商贸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有64898人;其次是信息技术类,就业人数有44454人;第三为加工制造类,就业人数为30336人;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就业人数最少,有260人。
4、就业质量 / 起薪情况
▲ 直接就业213713人中,起薪低于1000元的有1711人;起薪在1001-1500元的有10559人;起薪在1501-2000元的有38726人;起薪在2001-3000元的有99832人;起薪在3000元以上的有62885人。
▲ 直接就业并享有三险的毕业生63198人;享有五险的有63429人;享有三险一金的毕业生有24744人;享有五险一金的有34546人;没有社保的为27796人。
▲ 直接就业并签订1年合同的有102867人;1-2(含)年的有58017人;2-3(含)年的有26557人;3年以上的有7231人;未签合同的有19041人。数据表明,签订1年及1至2年的毕业人数最多。
360行,行行出状元。
把握好自己的天赋哦!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梁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