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装修的人要小心了!多地将严罚建筑垃圾违规倾倒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洁 广州报道
2019-06-12 12:00

就地倾倒,或者偷偷运输到外面倾倒。近日,关于建筑垃圾违规倾倒事件时有发生。

6月9日,据报道,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破获一起跨区非法倾倒垃圾案。宋庄镇六合新村附近一道路路面出现大量垃圾,堵塞道路并散发恶臭。其中,大部分为建筑废材,砖头、瓦片、渣土随处可见,还有少量生活垃圾。目前,9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6月10日,据报道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街道城管接到一起市民投诉,称在沪亭北路沪松公路黄泥浜地区有人擅自倾倒建筑垃圾。9日上午,正当车辆准备再次实施偷倒行为时,城管队员及时出现并进行制止。

建筑垃圾是城市中经常产生的一种垃圾,建筑工地施工、家中装修,都非常容易产生建筑垃圾。由于相应的价值较低,回收不易,建筑垃圾违规倾倒屡见不鲜。

“现在,城市中的垃圾,价值太低的,乱倒;有一些价值的,非法回收。”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建筑垃圾违规倾倒,我认为‘胡萝卜’+‘大棒’都要使用。首先,政府要补贴,因为普通的建筑垃圾,可能还能循环利用。一些家装的垃圾,没有补贴,一定是到处乱倒的。”

其次,薛涛表示,相关处罚不能少。“政府的监管要跟上。现在技术很发达,城市可以安装摄像头,以后5G之后网络通信和监管会更发达。所以,政府只要想管,就一定能管好。”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多地出台了相关规范或征求意见稿,将对建筑垃圾的违规倾倒加大处罚力度。

比如,根据韶关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提出,将危险废物、工业垃圾、生活垃圾混入建筑垃圾进行处置,或者随意倾倒、堆放、填埋建筑垃圾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个人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今年起实施的《河池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提出,对于未取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排放)许可证》,擅自排放建筑垃圾的,或者未按照《许可证》核定的范围排放建筑垃圾的,由城市管理执法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施工单位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福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提出,将建筑垃圾交给无准运证运输企业或个人运输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对施工单位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近一年以来,还有宁夏银川市、湖北荆门市等多地的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对违规倾倒建筑垃圾处罚加严。

薛涛指出,在“大棒”之外,建筑垃圾如何处理,考验“两网融合”。

所谓“两网融合”,指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融合发展,突破两个网络有效协同发展不配套的短板,以实现垃圾分类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只有将建筑垃圾尽量“变废为宝”,建筑垃圾的违规倾倒才会逐步被控制。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