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财政收入增速走低至3.8%,地方增加国资收入弥补政策减收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周潇枭 北京报道
2019-06-14 14:51

减税降费效果显现。

6月14日,财政部发布1-5月财政收支数据。

受减税降费、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继续走低。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919亿元,同比增长3.8%。

税收收入增速随之走低,但非税收入增速维持较高增速。1-5月累计,税收收入78493亿元,同比增长2.2%;非税收入11426亿元,同比增长16.1%。

(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增速在趋缓,但非税收入维持较高增速)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与实体经济密切香港的主体税种中,前5月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6.8%,企业所得税增长9%,国内消费税增长23.1%,进口环节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下降1.6%,出口退税大幅增长25.8%。

包括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均保持较好增势,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不过,从5月PMI等指数来看,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进口量的下降,影响进口环节税收,一定程度反映国内需求的走弱。

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发力的地方仍然很多。为了对冲外部负面冲击,我国加大出口退税力度,出口退税保持快速增长。

“前5个月财政收入增长3.8%,这个增速很正常。今年减税降费力度很大,当然也跟经济形势有关。今年2万亿减税降费规模,占全年财政收入比重约10%,这个幅度很大。面对复杂的形势,财政政策需要主动作为的地方很多,包括减税降费、支持创新战略的推进等,来平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长期稳健增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减税降费效果持续显现

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了财政增收。增值税降税率政策在4月1日施行后,5月份迎来首个纳税征期。5月国内增值税下行明显,5月当月收入同比下降19.9%;前5月国内增值税增速6.8%,相较前4月12.4%的增速,近乎腰斩。

不仅如此,在国内增值税基础上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5月当月同比下降16.7%,减税明显。

从行业情况看,5月份,原适用16%增值税税率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因税率下调至13%,受益比较明显。汽车、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电气器材、纺织、化工、建材、钢铁等制造业细分行业以及批发业、零售业增值税均两位数下降。

个税减税政策继续影响个税增收,前5月个税收入维持下降30%左右的增速,同比下降30.7%。

部分非税收入受减费政策影响,也出现明显回落。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增值税减税等政策的影响,1-5月累计,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收入增幅同比回落16.7个、20.3个百分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在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0.7%的基础上,今年1-5月又下降1.3%。

有西部省份财政厅预算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推进减税降费,就是放水养鱼,企业日子好过了,才能创造更多就业。虽然财政收入增速下来些,但就业形势在改善

挖潜非税收入应对减收

非税收入之所以能保持较高增长,主要是国有资本、资源(资产)类非税收入增长较快,表明多渠道弥补减税降费政策减收见到成效。

今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挖潜”,来保证减税降费政策的切实落地,比如中央政府将增加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来充实国库资金。

财政部数据显示,1-5月累计,全国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6.1%,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同比增加较多,三项合计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15.4个百分点,支撑全国财政收入增幅1.8个百分点。

有财政系统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在坚决不收“过头税”同时,积极应对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通过主动挖潜、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等,组织做好非税收入收缴工作。

财政支出力度较大:地方债发行近半

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023亿元,同比增长12.5%。

由于今年地方债提前发行,在减税降费背景下,财支出力度仍然较大,积极财政政策在持续发力。1-5月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接近1.5万亿元,发行进度近半,超过序时进度。

在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支出,保持了较快进度。

1-5月累计,农林水支出增长14.1%,其中扶贫支出增长52.8%;节能环保支出增长29.8%,其中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支出分别增长36.1%、41.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6.4%,其中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6.2%、12.1%;教育支出增长11.8%,其中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11.9%、12.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9.3%,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分别增长30.8%、65%、23.9%。

“财政支出降不下来,一方面财政支出有很强的刚性,不会因收入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很多创新、改革等,需要花更多的钱。像近期中央出台的专项债政策,旨在给地方政府增加活力,来稳定总需求”,乔宝云指出。

(编辑:耿雁冰)

周潇枭

资深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版块资深记者。白日行走财政界同百儒品言论道,深夜俯身电脑旁虑社稷乾坤方圆。犀利笔锋之间不失感怀温润,特立独行之余破解财税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