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外资加速流入A股源于中国经济的稳健
中国应该继续进行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在内的一系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质量发展与构建开放新格局做好准备。
6月18日,沪深两市成交额不足3300亿元,再创阶段新低。与此同时,当天由香港流入的外资达到逾18亿元,6月以来北上资金几乎每天都在大规模流入,至今合计净流入逾300亿元。
中国股市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市场相比,已经有很强的投资价值,唯一存在的不确定性是贸易战带来的影响。但是,市场的流动性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而这也是海外资金持续流入A股的主要原因。
本月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公开表示“美联储将采取恰当措施维持经济扩张”,这被市场普遍解读为美联储降息的概率增加。这种预期推动了美国三大指数持续反弹至今,也包括外资持续流入A股,此前则是持续流出。
当前氛围与2008年类似,由于贸易战的冲击,被不确定性笼罩的全球经济突然出现失速,先是一些外向型经济体数据大幅下滑,迫使央行降息。现在,美国上月就业数据出现逆转,6月纽约制造业指数跌至负8.6,摩根士丹利编制的一个美国商业状况指数本月创出历史最大跌幅,跌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即使如此,或许世界也低估了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程度,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可能重临较大的困难。
不能解决外部动荡环境的根源性问题,现在各国央行唯一能做的就是采取集体宽松政策,先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运行与预期,毫无疑问,廉价资金会大规模流入世界各地的资产市场,而非实体经济。全球性的投资与需求双重萎缩的速度并不会被抑制。
年初欧美日等央行还在考虑超级宽松政策的退出计划,现在集体发生了逆转。本周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日本央行仍有大规模刺激的空间。此前他曾透露所谓“大规模刺激空间”,包含将目前为-0.1%的负利率进一步下调、降低10年期收益率目标,扩大货币基础或增加资产购买。日本已经执行了20多年货币刺激计划,2008年后更是加强了宽松力度,如果继续下去可能会引发金融系统不稳定性风险。
同样是周二,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更多次的降息是央行的工具之一,QE仍然具有很大的空间,如果前景没有改善,可能需要额外的刺激措施。这一表态与日本央行类似。同时,德拉吉与黑田都提到了采取宽松政策可能产生副作用,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月初也重点表达了同样的忧虑。
此前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俄罗斯等一些经济体已经降息,出口大跌的韩国也公开表示“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 显然,一场席卷全球的大宽松就要爆发,现在最让人担忧的是,由于缺乏协调与约束,会不会最终出现“竞争性贬值”。在德拉吉讲话后,特朗普立即指责欧洲央行的刺激措施不公平,能使其更容易与美国竞争。上周,中国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贸易领域产生的问题有可能再度触发全球多个国家竞争性贬值,让整个世界的金融秩序陷入混乱。
现在有一个令我们担忧的因素,即特朗普会不会主导美元贬值。他最近不仅批评美联储去年的加息政策,而且在白宫主持了有关职业训练的会议,即为制造业重返美国提供人力职业教育培训,特朗普在会议上与苹果公司等科技企业进行了交流,他一直在推动“苹果回国制造”。影响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因素除了职业劳动力缺乏外,最重要的是制造成本,只有美元贬值才能提高美国制造的竞争力。
本周四,美日英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宽松基调提前宣告,或许随着全球经济快速放缓,类似应对次贷危机的大宽松时代再次降临。我们应该吸取上次的教训。首先,中国货币政策必然要为国内金融稳定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同时,提高财政支出规模稳定经济,但一定要控制在范围之内,不可过度反应。必须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不能偏离。
其次,一定要警惕楼市反弹。因为国内外货币宽松环境容易引起强大的资产升值预期,廉价的过剩流动性也为泡沫提供了弹药,尤其是套利外资的大规模流入。因此,必须严格调控房价,这是中国经济潜在风险。
其三,美国的金融风险高于中国,中国政府应该有准备有能力稳定局势并占据主动。事实上,如果启动大宽松时代,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可能大增,就如周小川所说,在次贷危机发生后“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是超过我们想象”,中国应该继续进行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在内的一系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质量发展与构建开放新格局做好准备。
(编辑:李靖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