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圆桌论坛第一期:纵论湾区新机遇 香港科创破局待飞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丽娜
2019-06-19 07:00

李英豪:香港本地人口只有700万,但是居住在海外的香港人数量达到1500万到2000万,在海外国际市场有广阔的关系网,全世界主要市场都有香港人的身影,而内地企业则有输出的优势。香港的初创企业应该携手内地的技术公司一起“并船出海”。

编者按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以来,一直以贸易和金融见长的香港科创氛围日益浓厚。香港政府出台政策吸引科创人才,港交所推出新股改革,各大学也积极重视学生创业和科研成果转化,连一贯热衷去银行律所的毕业生们也开始更多选择创业,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冒起,跟内地的合作交流也日益增强。 一切都刚刚开始,生机勃勃。那么接下来,香港科创应该怎样更好地抓住机遇、实现更大的发展呢?就此,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大咖,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和观点碰撞。 是为大湾区圆桌论坛第一期,接下来还会就不同的主题推出更多期,敬请关注。(辛灵)

根据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由香港与深圳的创新及科技业组成的深港科技集群是世界第二大科技集群。近年来香港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蓬勃发展,2018年有2625家初创企业,香港政府将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科技列为具有优势的四大发展领域。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新发展机遇,香港科创如何更进一步?就此,本报记者采访香港中文大学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系主任张惠民、钱方QFPay集团创始人兼CEO李英豪、Welab创始人兼CEO龙沛智和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四位大咖,从政府措施、产学研合作、科创融资及初创企业孵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和观点碰撞。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资料图

要素流动加速,期待更多措施

《21世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的出台对于区内科技人才、资金等其他要素的流动带来了哪些积极变化?

洪为民:最近两届香港政府都做了不少事情,投放了很多资金,同时香港的创科氛围相比过去四五年也明显变好,甚至火起来了。香港人在内地工作很多的不便之处已经消除了,就业许可取消了,住房公积金可以提取了,港人港税也开始实施了。人流、物流障碍越来越少了,但是资讯流、资金流还是不够畅通。

李英豪:以我们的行业为例,“香港钱包”可以在内地使用。我自己觉得要素流动在进行中,但还不够。大湾区的资金流动,是否可以参考内地的第三方支付监管,大湾区有相应的账户体系,只能在大湾区流动,并有特定用途。另外要吸引港澳或者国际企业在大湾区设立湾区总部,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作为跳板帮助这些企业辐射全国各地。

龙沛智:2014年我们已经进入内地,主要通过深圳的人才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可以结合香港在金融产品方面的经验,以及内地在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将深圳作为辐射全国的基地。对我们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以人才为例,香港在金融方面的人才很多,但在技术开发的人才却比不上深圳,科技金融必须结合两方面的人才。在地理上有很强的便利性后,人才就很容易互联互通,比如深圳办公室的同事会来香港开会,香港同事也会去深圳交流。

规划纲要出台后,我们关注的除了人才以外,主要是金融产品的互联互通(如保险通、理财通),这是我们特别注意的。在金融这个领域,我们有了虚拟银行牌照以后,开始第一步是服务香港本地居民,但是香港的任何一家银行,都会特别留意未来发展的机会。

香港中文大学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系主任张惠民。资料图

张惠民:以香港为例,一些服务性行业领先,用科技来解决这些行业的问题,比如机场管理,香港机场是全球最先进、最繁忙的机场之一,香港机场面临的问题也是将来其他机场可能面临的问题,我们用科技手段解决金融行业的问题,也是其他大城市、金融中心可以借鉴的。

从创业来看,深圳、珠海等大湾区内其他城市都有很多措施,吸引港澳企业入驻。未来希望进一步发挥香港在大湾区内的作用,比如放宽香港科研机构申请内地经费的限制等。

大学鼓励创业,科研经费需加强

《21世纪》:香港拥有多所全球知名的高校,汇聚了大量的高端科研人才,目前在科研成果落地和转化方面主要有哪些痛点?

张惠民:香港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社会、法治比较规范,有好有不好,规范的环境往往导致不容易创新,对新事物有较多监管。相比之下,内地很多新事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跟内地比,香港的科创有一定落差,其他成熟城市也有同样的问题。香港乃至大湾区的优势在于,可以在规范的机制下,一步一个脚印做事,去测试你的结果、市场,证明你的科创是否能被接受。创业者也很容易在深圳做一个prototype(雏形), 在内地市场进行测试,然后慢慢面向国际市场。

从资源来看,香港经济很发达,但是财政支持大学,工学院、科学院做研究是不够的,不能和内地的资源相比。不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还是香港科技大学,他们的科研项目经费都比北大、清华差一个等级。香港在独立财政体制下,支持科研院校的经费是不足够的。

“一国两制”是香港的优势,虽然现在研究经费可以“过河”,但项目必须在内地申请,有部分可以在香港使用。香港的科研机构或院校需要在内地有实体的机构,才能去申请这些经费。

钱方QFPay集团创始人兼CEO李英豪。资料图

李英豪:从学校到人才培养到科研成果的落地,是有滞后期的,现在大家说香港的创业环境变好了,政府也很支持。这代表今年入学或者明年入学的学生质量将有所提高,但可能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才有产出。香港过去很多年,工程或者科学相关的学位,并非是香港学生的首选,基本上医生、律师、商科比较受本地学生欢迎。这些事情不是一天能改变,有滞后期,但现在开始有好的改变,现在心态开始改变了。

整体来说,其实香港整体的高校条件是没问题的。大学的关键还是人才的素质。比如我的母校香港中文大学新上任了工程学院的院长,理念比较配合现在的大环境。香港中文大学出了商汤科技,香港科技大学有了大疆,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好的苗头,但还没有到整体配套,从人到老师到政策,现在才刚刚开始。

《21世纪》:对于学校师生创业或科研落地,目前香港各大学的态度如何?有哪些环节可以加强?

张惠民:香港各个大学都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政府也会提供经费帮助大学学生进行创业。但创业文化方面仍有待改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鼓励大家犯错,我们对犯错的容忍度相对较低。创业和科研就是不断从错误中学习。香港来说大学是公营机关,如果身居高位的领导都是保守不犯错的,那么这种文化不是一两天可以改变的。市民大众也需要接受犯错的文化,科创投资10个有9个失败很正常,因为只要有1个成功,就抵消了其他9个失败。

洪为民:香港的基础科研很强,但是产业支撑不足,所以一定要和大湾区联合去做,现在内地的科研资金也可以过河,但资金的量不是太多。比如产学研,企业愿意给钱让大学做研究的话,特区政府会有一个资金配对,但仅限于香港企业。内地企业则必须要在香港设立一个企业才能参加。真正的科研资金主要还是来自于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比如一些创业的基金,要成功机会高才能获批,因此大家倾向于做一些基础科研,大学来做成功机会相对较高。现在关键在于让内地企业与香港大学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让内地企业来香港提出他们的需求,现在往往是大学不知道市场,市场不知道大学。

比如香港大学教授的薪资很高,未必有诱因与内地的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尤其在成功率不高的情况下。香港院校在对教授进行考核时,除了发表论文以外,也应该加入成果转换的指标。从前年开始,香港大学拨款委员会在拨研究经费时也会考虑成果转换。

Welab创始人兼CEO龙沛智。资料图

《21世纪》:对企业来说,在产学研合作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张惠民:香港科研经费不足,虽然现在政府对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各种审查、申请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的学生有一些在创业的,现在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有数码港、科学园各种孵化器,还是有一定成效。香港中文大学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些平台上创业,香港已经有数量过千的初创企业,创业氛围比以前活跃很多。

龙沛智:最近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比如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香港大学在深圳都有设立分校做研究,这是一个开始。我们六年前和大学的合作并不多,因为科技金融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课程。但最近两三年却突然出现很多这方面的合作。很多高校都设了一些科技金融方面的课程,有时候我们也会去进行一些分享。从2014年起,我们已经开始招聘一些大学生作为暑期实习生,以前香港大部分的学生可能暑期实习都会选择银行、律所、会计师事务所,但他们现在多了一个金融科技公司的选择。大学想要的是一些实际的案例,包括场景、数据,我们在这方面可以互相学习交流。每年我都去一两家大学进行分享交流创业,相比以往大学生毕业后都会优先选择去银行、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现在多了一条不同的路,那就是创业,因为大湾区的机遇、政府的支持,他们多了一个新的选择。

洪为民:政府是一个很大的科技应用者,但现在香港府所有的采购项目都要完全公平公正对全世界招标,而我们一直建议应该优先扶持本地的科创企业,其实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很多国家都是优先考虑本地科创企业。很多时候科创企业并不缺钱,而需要实际应用案例。而且在估值这块的人才也比较紧张,200万港元从实验室出来的东西,可能要花800万港元才能成为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在中间的估值可能存在分歧,在美国是VC(风投)在补中间的缺口,但香港这类VC很少。

融资链条打通,正吸引更多海外资本

《21世纪》: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港交所于去年推出了25年来最重大的新股改革,对于打造香港的创新科技生态系统有何意义?

李英豪:这肯定有关系,比如美国硅谷的成功肯定离不开纳斯达克以及纽约交易所。对香港乃至大湾区科创来说,港交所改革肯定是很重要,同时我们看到内地也在做科创板。科创企业就是利用大量的资金将正常一家企业可能要走10年20年以上的路,在几年之内走完。

原本香港的投资环境是只认盈利,香港的股市是一个机构加散户的组合,以前初创企业基本上是拿不到散户的投资。现在股票市场的改革,让散户有机会进场,虽然这是高风险,但也有高回报。香港是在打通这些循环,这是必须要做的。

龙沛智:这确实是必须的,整个创业融资的链条必须完整,香港资本市场比较活跃,去年开始推出一些面对生物科技公司、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的新政策,慢慢开始落实。

《21世纪》:目前香港本地风险资本对初创企业的投入和氛围如何?哪些科创企业最受资本的青睐?

龙沛智:现在这几年创业的人幸福很多,六年前对于投资创业公司、科技公司来说,主要靠一些天使投资人来融资。这几年政府努力吸引了不同类型的创投公司,私募基金等。政府数据显示,2014年只有13亿港元投资初创公司,到2018年已经达到180亿港元,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代表整个生态圈在不断完善。

我们和很多类型的风险资本基金交流过,每个基金有自己的喜好,红杉中国很早期就投资了我们,对于我们拓展内地市场也很有帮助,介绍了很多他们所投的公司。找到一个好的投资人,不只是给你钱,还给你网络、人脉。每个投资者有各自判断的标准和角度,主要看的就是市场机会在哪里?首先公司是不是身处一个前景看好的领域之中。金融科技是其中一个比较受投资人青睐的,而且一些企业风险资本也开始来投资这个领域,比如大的银行、保险公司也设立了自己的创投部门。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对某个细分领域可能比较熟悉,能发现一些优质的初创企业。同时,从团队、技术研发方面,可以与其自身产生协同效应。

最近我们和一些海外的投资机构接触,发现他们对大湾区也很有兴趣。他们觉得大湾区未来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有望透过投资这个区域的公司来获得回报。

洪为民:从七八年前已经开始火了,但是存在一个断层问题,大部分比较喜欢投资一些后期的项目。更早期的天使、种子轮的资金比较缺乏。不能只靠私募、创投资本去投初创企业,传统金融也应该考虑支持一些初创企业,可以参考硅谷银行的模式,通过投资高科技初创企业,它在美国银行业界的内部回报率是最高的。

市场广阔,初创企业孵化应给钱更给服务

《21世纪》:在初创企业孵化方面,跟湾区其他城市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相比,香港有哪些优势?

张惠民:我觉得支持是有的,资金方面也很充裕,但在一些细节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很多时候这些平台只是给钱,初创企业拿了钱自己想办法。我觉得创业的年轻人,除了钱以外,其实还是需要更多协助。他们可能在科学技术方面很感兴趣,但是在行政、管理、保税等繁琐的行政工作上并不擅长。因此提供的帮助不应该只是钱,而应该帮助他们在琐碎的行政工作上节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孵化中心应该为初创企业提供导师服务,让一些有经验的人士帮助这些年轻创业者开拓市场,拓展人脉。这方面内地做得相当好。

龙沛智:我们一直以来与数码港、科学园都有很多的交流,在数码港也有一个办公室,也是它们的成员。数码港也给我们提供很多支持,数码港里面本身有很多优质的科技金融公司,比较多的是一些B2B的公司,因为在香港做B2C的成本太高,要做市场营销、广告等。我们也会和这些企业进行交流,寻找合作的机会。

香港的优势在于国际金融中心,就是金融产品的经验,融资成本比较低,很多国际性投资人在香港,对融资、金融科技有比较多的经验。而深圳的优势则在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圳本身的人口也很多,创业氛围和条件都不错。初创企业可以在深圳先进行产品测试,然后再辐射全国。

李英豪:香港的位置挺特殊的,一直作为东西方汇聚的地方,以前主要是贸易和金融,现在也开始汇聚技术。香港本地人口只有700万,但是居住在海外的香港人数量达到1500万到2000万,在海外国际市场有广阔的关系网,全世界主要市场都有香港人的身影,而内地企业则有输出的优势。香港的初创企业应该携手内地的技术公司一起“并船出海”,一起来开拓海外市场,短期内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21世纪》:对于港澳初创企业而言,进入内地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

李英豪:除了澳门正在落地以外,我们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已经全部有业务。现在等待的是政策、法规的落地,比如保险、理财、投资,大湾区的居民可以简单地跨境购买。香港的教育、医疗也有明显优势,如何扩大到大湾区其他城市,将大湾区7000万人口变成用户群,从金融投资、到购物到生活服务等各方面。我们现在在每个地方都有移动支付的基础建设和业务,有大量的对消费者的触点,有他们的行为数据。如果金融产品可以互联互通,这些触点和数据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外,最好还是有内地独立的团队和运营办公室,现在最好的点可能是深圳,最好有内地合伙人。一开始可能先做好一个城市,如果比较有竞争力的,可以从一线城市开始,本身没有太大竞争力的,可以从二三线城市开始,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

龙沛智:香港人去内地创业最担心的就是水土不服,特别是B2C里面,主要是面对零售客户,必须要熟悉当地客户的生活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内地的创始团队都是对内地互联网、银行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的,目前我们在内地有3700万客户。在香港设一个办公室服务内地很难,反过来也是如此,这是我们之前在银行工作得到的经验,银行在不同市场一定要有当地的团队,服务当地市场。目前我们在大湾区的客户大约有700万。

香港初创企业进入内地一定要找到好的当地合作伙伴,单打独斗是很痛苦的。合作伙伴可以是你负责技术,他负责获客,或者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同时,也要仔细选择核心市场,我们选择深圳是因为技术研发很重要,大湾区已经吸引了多家科技巨头公司,聚集了很多这方面的人才。我们全球800名员工大湾区的占比达到80%。特约撰稿 朱丽娜 香港报道

(编辑: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