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监管对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出手:空壳、失联、僵尸等非正常经营企业遭清理
刚被纳入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正在迎来新一轮清理整顿。
6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继银保监会发文后,各地金融监管部门正在组织对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类“空壳”“失联”“僵尸”等非正常经营,从事高利贷、现金贷、套路贷或催债等违法违规企业进行清理。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类金融监管方面,各地进展和顺序不一。比如,广东等地先清理整顿商业保理,再清理整顿融资租赁。类金融公司逐渐持牌经营,空壳公司也将逐渐被清理。
2018年5月,商务部发文称,将制定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行业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的职责划转到银保监会。
清理空壳公司
虽然各地清理整顿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的进展不一,但内容大体相同。
6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监管对商业保理等清理排查的范围主要包括两类企业:一是非正常经营企业,即“空壳”“失联”“僵尸”企业,认定标准根据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税收征管条例、企业经营异常名单、严重失信违法企业名单等执行。
作为类金融业,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的特点之一是行业规模数量巨大。根据《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报告(2018)》,截至2018年末,全国已注册商业保理法人企业及分公司共计11541家(不含已注销企业436家,已吊销企业57家),注册资金累计超过8030亿元。
据测算,2018年全年,新增商业保理企业数量共计3682家,较2017年增长近40%;商业保理业务量达到1.2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20%;融资余额约为3000亿元。
根据《2018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购海外的公司)总数约为11777家,较上年底的9676家增加了2101家,增长21.7%。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6500亿元,同比增长9.38%。
这其中,大量类金融公司以“空壳”形式存在,业内倒卖租赁、保理牌照等行为也是“公开的秘密”。融资租赁公司中,业内广泛流传但未经核实的数据是,大约有7成属于空壳公司,主要是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很多是为了进行跨境资金套利或利用优惠政策获取政府补贴。
近期,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发文清理整顿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比如,6月17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商业保理行业专项清理排查的通知》,重点清理“空壳”、“失联”、“僵尸”企业和整治违规经营企业,依法清理、分类处置,实现名录管理。
6月13日,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文,责令没有实际经营活动和纳税记录的融资租赁公司,于7月底前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变更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含“融资租赁”字样,退出融资租赁行业。
5月29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文开展商业保理行业专项清理排查,核查名称中使用“保理”等字样的企业、名称不含“保理”等字样但经营范围含保理业务的企业(兼营保理业务的融资租赁企业除外)正常经营情况,清理汇总“空壳”“失联”“僵尸”商业保理企业名单。
排查违法违规金融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独家获悉,监管排查类金融业务的另一重点,是违法违规经营的企业,包括基于不合法基础交易合同开展商业保理业务;直接或变相开展贷款或受托贷款、受托投资等业务;高利贷、现金贷、套路贷;直接或间接从事非法集资,通过债权或收益权转让、资产证券化、定向委托投资等形式变相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专门从事或受托开展催收业务、讨债业务。
此前,4月22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函,要求排查融资租赁企业、商业保理试点企业经营状况,排查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状态情况、企业主要经营数据、企业合规运营情况、企业落实监管要求情况等。其中,企业主要经营数据包括总资产、融资租赁资产余额(或发放保理融资款本金余额)、不良租赁资产率(或不良保理资产率)等。
另外,排查企业与各类未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或颁发业务许可)但实际从事金融相关活动的机构开展业务情况。主要包括与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各类地方交易场所、资产管理机构、私募投资基金、财富管理机构等开展金融相关业务情况。
4月26日,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天津市商业保理试点管理办法法(试行)》,商业保理公司不得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金融活动,禁止专门从事或受托开展催收业务,禁止从事讨债业务。(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编辑:马春园)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