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微电子所所长:中国进口半导体超三千亿美元,美国半导体半数依赖中国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19-06-24

6月23日下午,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举办的“中美摩擦下的中国经济”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微纳电子学系主任、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在研讨会上介绍,去年中国采购了全球2/3(3120亿美元)的芯片,其中约1700亿美元随着整机出口至国外,中国本土使用了全球34%(1540亿美元)的芯片;美国半导体产值大概2300亿美元,约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一半,其中近一半依赖中国市场,半导体产业在世界各地已形成高度依存的全球产业链。

魏少军介绍,中国进口的集成电路产值从2013年开始超过2000美元,超过了石油进口额,后来其进口额相继超过了石油+钢铁,石油+钢铁+粮食,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

他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半导体的销售是4688亿美元,中国进口半导体的价值是3120亿美元,占比是66.667%。中国进口的半导体中有1700亿美元的芯片随着整机又出口至国外,中国实际留在本地用的半导体的产品价值大概在1540亿美元,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如何满足国内的需求?他介绍,中国自己生产的半导体大概在全球占7.9%,这意味着还有26%、近1200亿美元的市场依赖进口。他认为,这部分对外依赖有一部分是战略性的,其他的则不是战略性的。目前进口最多的是CPU处理器(包括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这两类产品在中国使用的集成电路中的占比超过了70%,其中,处理器主要由美国的英特尔、IBM、AMD生产;全球存储器主要厂商是4家,其中一家是美国的,一家日本的,另外两家是韩国的。

是否会担心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断供?魏少军指出,从供方和需方两个角度来看,答案是不一样的。我们更关注的是芯片的供应安全,而国外半导体供应商更关注的是如何保持中国的市场份额,“我代表中国半导体行业参加世界半导体行业的工作,他们都关注的是,中国买了这么多的芯片,哪天中国不买了,他们怎么办?”

“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半导体产品到底是多少?”针对这一问题,魏少军表示,按照美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向中国只出口了100亿美元的芯片,但如果到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网站上去看,会发现这一数字接近1千亿美元,也就是说有八、九百亿美元美国公司对华出口的半导体是未统计在美国对华货物出口的范围之内的。

他指出,这是因为美国这一产业在全球做了布局,比如美国设计、台湾加工,然后到马来西亚做封装,最后出口到中国的未能计算在内。

他介绍,美国半导体产值大概2300亿美元,约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一半,其中约有一半需要出口到中国。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在半导体领域已经形成彼此高度依赖的关系。